第131章 初見馬小剛(第2/3頁)

這個前期數據,再加上這個口碑,票房破億是想都不要想的了。

就算東南亞能賣一點錢,相比兩個億的巨額投資成本來說,投資方鐵定虧的褲子都沒了。

同一天另一部投資超過三億的大制作《黃石的孩子》,三天600萬票房,更是慘的沒邊了。

四月中旬,《大白鯊:復仇》、《127小時》兩部電影先後殺青,齊玉昆和郭凡兩人也率領劇組返回了京城。

工作室的會議室裏,眾人再次齊聚一堂。

李謙對兩人道,“老齊、老郭,你們這段時間也辛苦了,回來了就好好休息,時間還有的是,後期不用那麽趕,調整好狀態再去做。”

兩人點點頭,拍了一個半月的戲,不管是身體和精神,都已經疲勞了,有時間還是能休息就休息,也不急這一時半會。

“那老大,我這部《127小時》打算什麽時候上映啊?”郭凡又問了下档期的情況。

李謙想了想,“档期我回頭問問光羨,今年暑期档有哪些片子,具體的上映時間,如果档期充裕的話,就在暑期档上映吧。”

因為《赤壁》這部超級大片早就預定了今年的暑期档,所有大片全部躲開了,寧願三四部大片擠在四月份紮堆上映,都不願意去碰《赤壁》。

中影、伯納、澄天,三大公司出品,再加上電影本身的題材和陣容,幾乎已經預定了年度票房冠軍,這都是業內的共識了。

而且中影也沒有安排好萊塢大片在七月上映,估計到時候整個電影市場就一部《赤壁》,其他小貓三兩只。

《大白鯊》肯定是要暑期档上映的,要麽七月底,要麽八月初。

如果同期再沒有別的有分量的電影,李謙打算也讓《127小時》在暑期档上映,兩者隔一個星期,離《赤壁》遠點就行。

反正這部電影大賣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口碑肯定會很不錯,這種小眾懸疑片在國內也是有一定的受眾的。

在暑期档上映,郭凡也沒有意見,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電影上映的情況了。

也沒什麽正事,最後李謙把目前已經完成了的分鏡頭劇本,和十分之一的故事板遞給張忠華,和《生死頻率》的美術指導黃衛東。

“老張,老黃,你們回去休息兩天,完了把分鏡看看,到時候我們再討論。”

“老大,也給我一份吧,我有空也看看。”郭凡連忙也想要一份。

李謙擺擺手,“忙你的去,別分心了,這幾天就好好休息,不要管別的,什麽都等做完後期再去管。”

郭凡連忙道,“老大你就給我看看吧,我從小就喜歡科幻片,當初放棄了法律專業就是因為想拍科幻電影。”

喜歡科幻的多了去了,李謙以前也常看科幻世界,但是高三那年所有的科幻雜志、漫畫書、小說全被當廢品賣了,後來也就沒看了。

“小成本科幻片,重腦洞和劇情,又不是那種滿屏特效的科幻片。”

一心二用怎麽行,剪輯可是個精細活,尤其重要。

說著,李謙又拿出一份分鏡遞給蘇侖。

“特效那邊估計過幾天就能拿出攝影棚的設計圖紙和建模了,到時候你和老黃帶布景組,和特效公司派的人一起,開始搭建攝影棚。”

通過這段時間的了解,李謙發現蘇侖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除了沒有執行導演的經驗之外,比齊玉昆和郭凡兩個半吊子強點。

經驗相當豐富,基本上劇組任何一個基層崗位,全都幹過。

而且,還單獨拍過十多部MV。

年輕,有能力,值得培養。

《月球》這部電影其實要不要執行都無所謂的,就一個演員,連群演都不用。

而且光羨那裏也沒有讓李謙滿意的人選,刨除性別的優勢之外,30歲左右的應聘者,比蘇侖強的幾乎沒有,強也強不到哪去。

蘇侖知道自己這個執行導演的崗位才算是真正拿下來了,連忙雙手接過分鏡。

“劇本不要外泄,不要帶去學校和宿舍。”李謙又叮囑一句。

“李導放心,劇本我就放在工作室。”蘇侖連忙應道。

……

散會之後,齊玉昆和郭凡兩人湊在了一起。

“這下老大又找了一個新的執行,那我們怎麽辦?”

齊玉昆奇道,“什麽怎麽辦?”

“我是說萬一你的電影失敗了,執行的位置又有人了,你怎麽辦?”

一聽這話,齊玉昆一張臉立馬就冷了下來,沒好氣地道,“你怎麽不說自己的片子失敗了。”

“我說的是你!”

“為什麽光說我?”

“假如,就是和比方說你片子失敗了,執行的位置又被人給頂了,你怎麽辦?”

“滾!”

……

各自都忙各自的事情,4月22號李謙也難得出趟門,來國家劇院參加第15屆京城大學生電影節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