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口碑爆了!(第2/3頁)

這一天裏,沒有一刻是閑的,李謙也沒顧得上看新聞了。

先點開了幾個用戶數量最多的網站,以及專業的電影論壇。

和自己預料的一樣,形勢一片大好,之前口碑就擴散了,現在更是隨處可見的好評與誇贊。

“前面有一點點拖沓,但是後面越來越緊湊,完美讓人感動的結局,非常治愈的一部並不那麽科幻的科幻電影,看完真的心情愉悅幸福。”

“張翰宇在電影裏簡直太帥了,好暖啊,我也好想有這麽一個大叔。”

“又溫暖又揪心,最後幾個鏡頭是新的記憶,竟然感覺又整個人生的重量,仿佛人生又重來了!”

“裏面的父子情真是太讓人感動了,張翰宇簡直是完美的父親,很久沒看到那麽令人感動和扣人心弦的電影了,特別特別是最後面那個鏡頭,明明猜到是誰,但看到了還是感動不已!”

“‘我一直都在,隊長!’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當張翰宇最後出現的時候,我簡直要哭了!”

“還有張翰宇用烙鐵在桌上寫字,20年後鄧朝看著桌子上父親留的字一點一點地顯現出來,簡直神了!”

“我看這個片名還是當懸疑片去看的,結果看著看著完全卸下了看懸疑片的那種心理,完全進入劇情了,以至於最後邊讓我大吃一驚,一點防備都沒有……我看到後邊那個擔心呀,就怕結局虐心,那樣非得讓我難受死!”

“這才是賀歲档該看的片子啊,《投名狀》看的我難受了兩天,還好《集結號》挺感動的,又看了《生死頻率》,太治愈了有木有!”

“好看,我都看了兩遍了,第一次還有點看不明白,又去看了第二遍,結果還是有點迷糊,有好多東西沒有交代出來啊,那個殺手為什麽一開始20年前就死了,後來救活了父親之後,為什麽殺手又活了?”

“主角做的事引起的連鎖反應吧,就像《蝴蝶效應》這部電影,一點點改變,都會造成很多事情發生變化。”

“我服了,看了兩遍都沒看明白,你這種人純粹是去電影院送錢的,多一點你這樣的人,導演得笑死!”

“傻啊,沒注意張翰宇死裏逃生之後去醫院看樂袁荃嘛,袁荃旁邊病床上那個傷者有過一瞬間的半張臉特寫,就是殺手,後來鄧朝和張翰宇分析的時候,不是也說了,因為張翰宇沒死,所以袁荃沒有提前請假回家,準時下班了,我估計就是救了那個殺手。”

“我去,還有這個鏡頭嗎,我沒注意啊,不過也不妨礙看電影,主要看兩父子的戲就夠了!”

……

把幾個論壇和專業的電影網站都大致看了看,基本上都是一致好評,好評也大多集中在電影中的父子親情上面。

差評、吐槽也少不了的,任何一部電影,都不可能沒有負面評價。

畢竟這個世界上,人民幣都有人不喜歡,也有人連自己國家都不愛了,怎麽可能有哪部電影能讓所有人滿意呢。

有吐槽劇情邏輯的,有說設定不合理的,有說過度煽情的,反正哪方面的負面評論都有。

這些李謙統統都無視了!

而專業影評人那邊,同樣對這部電影也是大家贊譽。

“沒想到2007年的最後兩天,還有《生死頻率》這麽一部電影給我帶來意外之喜,張翰宇、鄧朝父子兩人第一次改變歷史後的徹夜長談是最讓我動容的一部分,一點點詭異,但是很溫馨。

眼前這兩個人是父子?是兄弟?這種父子間兄弟般的感情在現實中也許多少只是一種形容,但在電影裏這種極端的設定中表述得如此準確。

而且戲之外的遐想空間才是真正出彩的地方,想象一下,父親看著自己兒子長大,眼前的人同時是自己的兒子和救命恩人,這種戲劇化的認知叫父子情變得更加和諧同時又微妙,而他自己,必須以強大的意志力戒煙,小心謹慎地活下去以救兒子。

盡管在電影中,殺人犯手的萎縮、房間變得豪華看來只是一刹,電波的延續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但對於父子來說,可是隔了20年啊!”

“天底下的父親都是那麽偉大,年邁的張翰宇在鄧朝身前舉著槍,緊鎖著眉頭像頭發怒的獅子,看到這一幕時,我忍不住想起了我的父親,他也曾不這樣顧一切地為我做過很多事。

穿越20時間來救你,這太美妙了,沒有想象中的生離死別,沒有悲傷和不舍,父子倆齊心協力為自己贏來了一個美滿的結局,一家人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個結局讓我心裏的幸福感異常地洶湧,多到要滿溢出來,已經迫不及待地期盼著春節的到來,回家和父母團聚了!”

……

幾乎80%的評論,都是關於親情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