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大規模點映!(第2/3頁)

這是無解的,電影院是要賺錢的,沒錢賺什麽都談不了。

《傷城》這樣有梁超偉、金成武主演的電影,尚且被《滿城盡帶黃金甲》給壟斷了市場,沒有生存空間,更別說其他片子了。

電影李謙是內行,但是電影產業的話,張召才是內行,李謙只能問問他的想法了。

“能做的只有學學好萊塢,多搞幾場點映了,在請影評人和媒體試映看看之後,在全國票房前二十的城市各搞一兩場場,也讓影院看到觀眾對電影的反映。”

張召繼續說道,“只是這樣的話,一切就全靠電影的質量了。”

言下之意,如果電影質量不夠,那就玩完了。

國內雖然也有點映,不過和好萊塢的點映不一樣。

國內的點映,是一種宣傳方式,而非發行策略。

觀眾大多都是媒體、影評人以及特定的觀眾,為了宣傳口碑。

而好萊塢的點映,是為了發行服務的,不是為了宣傳造勢,更多的是為了收集觀眾的反映,反饋給發行公司和院線,調整發行策略和對應人群。

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影院看到電影的潛力。

幾場點映的話,這些觀眾還好篩選,再送點小禮物。

但是弄個幾十場的話,那就真的不好控制了。

李謙想了想,要做就做大,於是幹脆說道。

“既然要給影院看到電影的潛力,那幹脆再弄大一點規模,電影上映的前兩個星期,星期五到星期天三天,保證每個省會、二線城市核心地段電影院每個晚上一場,部分三線城市每個星期六晚上一場!”

這……

這樣算下來,兩個星期至少點映兩三百場了,這麽大的規模,一旦口碑一般的話,那可就直接影響到了電影的票房。

“李導,還是先小規模點映幾場看看吧,反響好的話再擴大規模。”

即便是在米國呆了幾年,對好萊塢有些了解,自認為還算膽大的張召,也被李謙這個建議嚇到了。

就算是張一謀,也沒有搞過這麽大規模的電影,而且持續半個月的時間,風險太大了。

“張總,王總,咱們搞點映就是為了宣傳,以及向影院證明電影的潛力,規模小了也起不到什麽作用。”

李謙笑笑,“而且,我對這部電影有足夠的自信,之前兩部網大的口碑在那,人總不能還越來越退步吧!”

看著一臉自信的李謙,王長天和張召心裏忍不住想說,誰說就沒有人越來越退步的。

前年程凱哥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那。

不過這話肯定不能當著李謙的面說。

張召有些猶豫,看了一眼王長天。

王長天也在權衡,李謙說的沒錯,《狙擊電話亭》和《大白鯊》兩部網絡大電影口碑都非常好。

當初不就是看中了這點,才答應他所有的要求,甚至要在賀歲档上映。

不就是賭一把,成功了光羨就能借著李謙在電影行業站穩腳跟。

至於失敗了,王長天沒想過,失敗了大不了就損失一點錢,回到老樣子罷了。

既然是賭,那麽賭大一點,和賭小一點,就看能不能承受失敗的後果了。

王長天下了決定,“那就依李導所說,上映前兩個星期,開始大規模點映!”

老板都這麽說了,張召也只能同意,況且這確實是最好的辦法,只是風險也相應的高多了。

不過口碑不好的話,就算不點映,票房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既然已經決定了,那就得商量一下確切的方案了。

規模還是要稍微再小一點,畢竟大規模點映也加大了盜版流出的風險。

全國票房前二十的城市,上映前兩個星期,星期六晚上黃金時段兩場,星期五、星期天晚上和其他二線城市錯開來。

保證前二十票房的城市每周周末有四場,每個二線城市每周周末晚上至少有兩場。

三線城市能顧得過來,就選擇大城市周邊的三線城市,離得近。

主要的場次和計劃,還得根據光羨的人手、各個城市的路線去安排。

再請幾家保安公司,和光羨駐地發行人員共同保管拷貝。

在保證拷貝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在更多城市點映。

點映的時候拷貝應該是安全的,畢竟盜版商的目標和觀眾一樣,都在兩部大片上,他們也是講究利益的。

具體的計劃光羨會制定,李謙還得回去剪片子,也就沒有多待。

望著李謙離開的背影,王長天突然開口道,“老張,你說這部電影能成功嗎?”

張召想了想,“平時的接觸中,李謙應該是個理智的人,既然他又信心,沖著前兩部電影,我也有信心。

只不過……一個月就拍完了,還是感覺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