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膠片電影的難度(第2/2頁)

這兩個職位沒問題,基本上劇組就好辦多了。

當然,膠片電影和數字電影,對演員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不過演員倒好辦,內地的演員,尤其是一二線的男演員,便宜的很。

這都是供求關系決定的,演員太多了,商業電影又太少了,就算一線男演員,一年到頭都難接到一部千萬成本的商業電影男一號。

電視劇和小成本文藝片、偽文藝片男一號倒多得是,想接多少有多少。

所以李謙這部制作成本加光羨墊付的宣發成本,一共千萬成本左右的商業電影。

再加上光羨宣發,李謙本身也通過兩部經典網大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基本上可以隨便挑男演員了。

不會像李光傑那樣,還的看對方願不願意。

現在自己有了名氣,有大的宣發公司,再加上千萬級別的商業電影,一線男演員都得主動上門。

畢竟,現在別說上億的大制作了,中等制作的片子,基本上被香江的演員包圓了。

看看去年,《黃金甲》、《夜宴》、《寶貝計劃》、《傷城》、《霍元甲》、《龍虎門》、《墨攻》,這幾部兩千萬票房以上的國產電影,除了葛大爺和李聯傑,沒有哪一部的男主角是內地男演員。

對了,還有《瘋狂的石頭》和《雲水謠》是例外,後者是陳昆主演,三千萬成本換來了三千五百萬票房。

前年就更慘了,一個都沒有。

內地的中生代男演員,在大銀幕裏,根本沒有多少機會。

劇組沒問題,700萬的制作成本將將夠了。

演員也沒問題,多的是人供李謙選。

宣發有光羨兜底,也沒什麽問題。

排除了種種困難,接下來李謙就可以安心閉關編寫劇本了。

其他的問題,就得到了拍攝的時候慢慢發現,慢慢排解了。

甚至,李謙還聽說過好萊塢有些特別嚴苛的劇組,每到一處外景之前,都要事先了解往年這個時候的天氣情況,不同天氣每個時段的光線情況,紀錄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