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告一段落(第2/2頁)

90%的網大別說畫故事板了,連文字分鏡都沒有。

故事板畫好了,拍的時候照著上面拍,有什麽問題臨時改動就行了,也能提前知道拍出來的效果。

國內除了大制作之外,也就動作片和武俠片需要畫故事板,畢竟要設定招式,在圖上畫出來更直觀,演員也更好練習。

《大白鯊》這部電影裏,李謙也不打算畫故事板,除了那三分鐘鯊魚出現的戲份。

比如鯊魚撞擊船身,提前設定好撞擊的方位、角度等等,特效公司需要拿著圖在電腦上模擬,確定一系列的數據,畢竟特效是個很復雜的東西。

鯊魚用不同的部位,從不同方位,以不同角度撞擊船只,造成船只的傾斜方向、角度什麽都不一樣。

還有鯊魚撞擊之後的移動,帶起、濺起的水花都是需要反復模擬、計算的。

當然,網大可以稍微不那麽嚴格,畢竟不是大銀幕。

一項項事情安排下去,劇組本身並不大,除了場景和特效之外沒有什麽難的,有齊玉坤這個執行導演安排也夠了,李謙偶爾過問一下就行了,他得忙著自己的事。

“另外就是演員了,雖然鯊魚才是主角,不過男主角也不能馬虎了,大家有什麽合適的人選嗎?”

李謙問向眾人,其實內地很多三十左右的演員都能演,但是有點名氣的很難請,沒名氣的一下子也想不出幾個人選了。

演員啊?

齊玉坤想了想,建議道,“段毅洪怎麽樣,外形硬朗,演技也沒的說,要演出那種面臨各方面壓力,被迫隱瞞鯊魚襲擊人類事件的感覺,應該沒問題。”

李謙搖搖頭,“外形太硬了,這種人對社會妥協看起來會很違和,而且他剛主演了一部四千萬大制作的《愛有來生》,又因為《士兵突擊》大火,請來的希望不大。”

“張益呢,只拍過一部《士兵突擊》,片酬應該也不會太貴。”

“演《綠帽子》的廖梵我覺得也行。”

“我覺得李光傑挺合適,他第一演《走向共和》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他了,他好像才剛拍了一部電影,還沒上映,片酬應該能承受。”

……

眾人你一句我一嘴地提了七八個30歲左右的男演員,都有一定的名氣。

也是,沒名氣的誰也不知道。

影視圈裏除了巨星級別的演員之外,通常電影片酬還是比電視劇片酬要低的多的。

像鄧朝、陸易、黃小明、陳昆這些一線小生,拍電影的片酬對外報價一百萬,其實大多在50-80萬之間。

年輕的一線演員不容易有電影拍,有也是配角,價格壓根就起不來。

至於那些有點名氣的三線演員,片酬後就更低了,十萬以內能找一大把。

當然,肯定比雷家音這個素人貴多了,不過現在資金充裕,幾萬塊的片酬還是可以接受的,就看人家願不願意拍網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