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0章 專屬刀具(第3/3頁)

“好的,我明白了。”袁州若有所思的點頭,又問:“什麽時候想吃。”

“明天可以嗎?”熊孩子問。

“完全沒問題,明天上午來吃。”袁州點頭。

“嘿嘿,那謝謝袁州叔叔了。”說著熊孩子就要離開。

“等等,有件事我一直想問,為什麽叫烏海哥哥,而叫我叔叔。”袁州這次是記得這件重要的事,所以開口問了,並且表情很是嚴肅。

“是這樣的,我們老師教的,叔在古代有年輕的意思,‘叔者,少也’,而同時叔也是尊稱,所以我稱呼袁州叔叔,是因為袁州叔叔你看上去年輕,並且又穩重。”熊孩子接著道:“而烏海哥哥,看上去也不年輕,也不穩重,所以只能叫哥哥。”

“嗯,不錯。”袁州拍了拍熊孩子的小腦袋,他就喜歡和這種有眼光的孩子聊天。

“那袁州叔叔我先走了。”熊孩子道。

“去吧去吧。”袁州揮手。

待熊孩子走後,袁州就開始著手做辣條。

“也不知道現在的辣條市場是什麽光景。”袁州自言自語了一句,然後直接出門了。

袁州一向奉行的就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所以直接出門到旁邊的小超市買了幾包辣條回來。

一共買了七包:唐僧肉、臭幹子、衛龍大面筋、衛龍小面筋、親嘴燒、泡椒牛板筋、素雞筋。

袁州拆開一包一包的嘗味道,唐僧肉、臭幹子和泡椒牛板筋都是一塊一塊的,其他都是一根根的,總體來說都算是辣條。

吃完後袁州做了個總結:“難怪會受小盆友們喜歡,味精、食用香精都很多,味道香甜,香味還很重。”

袁州小時候也吃過,但本來想的是,現在的辣條會稍微注意著點,但事實告訴他,並沒有。

“如果按照健康程度而言,衛龍無疑是稍微好一些。”袁州打定主意,準備給熊孩子做三款辣條。

一塊較軟的,一款有嚼勁的,一款口感脆脆的,至於口味,袁州想了想就準備分別做麻辣雞肉、麻辣牛肉以及香辣味的。

都是辣的,辣是辣條的靈魂,這方面袁州不會改的。

首先準備原材料,袁州的辣條肯定不會加食用人造甜味劑,雖說添加劑不一定都是壞的。

但以現在袁州的廚藝,有的是辦法達到想要的味道,不需要那玩意。

辣條的多數原材料就是腐竹與小麥粉,袁州開始行動。

現在網絡上能夠搜索到做辣條的方法幾乎都是把腐竹炸一炸,然後拌上辣醬,就算完成的。

但實際上,炸的辣條和外面賣的是有一定差距的,根據袁州查到的資料,和打電話請教專業人士後,外面買的辣條是用螺旋擠壓膨化,高溫高壓的工藝,和油炸有本質的區別。

熊孩子的要求是盡量和外面賣的像一點,所以袁州既然答應了,就一定會做到,他準備出門買一台螺旋杆擠壓膨化機。

“等等,如果用螺旋杆擠壓膨化機,做出來的辣條,幾乎就沒有什麽營養價值了。”袁州突然想到這茬。

“因為我不需要長時間保存,所以並不一定需要高溫高壓。”袁州腦中想出n多辦法。

會的菜系多就是好,一條路走不通,可以馬上換一條路。

這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另一個用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