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豆漿油條(第2/2頁)

便攜式的矽膠碗並不大,底部只有女孩子的手心大小,高度也只有半個手掌高,直徑則只有十厘米,這樣的碗是真的不大。

哪怕食客們一致吐槽袁州小店的菜品分量極其少,但實際上這端上來的豆漿還是能倒滿這樣的矽膠碗兩碗半的。

但郝誠四人卻有致一同的只給對方倒了半碗豆漿,並且大家倒的量還出奇的一致。

“油條就不用分了,我覺得每人的都一樣。”劉理道。

“嗯,那麽油條暫時不分,開始吃吧。”郝誠點頭道。

“開吃開吃。”汪強道。

而黃飛不愧是四人中最年輕的一位,是以他的手速也是最快的,只見他直接端起碗就開始喝了起來。

黃飛出生廚藝世家,其祖上雖然沒做過禦廚,但卻一直是兩淮大鹽商家裏的廚子,可想而知其是家學淵源了。

開始聽聞袁州的時候,黃飛面上不說,但心裏是不服氣的,他今年不過三十四,卻在淮揚菜中不論是廚藝還是刀工亦或者是整體的廚師造詣已經是排的上名號的大廚,這份成績說句天才也不為過。

但隨著他師傅也就是他父親,周邊的老一輩都對袁州推崇有加,甚至有人直呼袁州的廚藝超過他自己的時候,黃飛才開始重視袁州,甚至視他為對手。

但不等他黃飛找到挑戰袁州的機會,就等來了袁州個人廚藝展震驚整個東南亞,得到個人廚藝展史上最高分的消息。

惹不起,惹不起,黃飛內心第一感受。

那時候黃飛專門找了視頻來看袁州個人廚藝展上的表現,哪怕以最挑剔的眼光來看,黃飛也只能找出袁州沒穿廚師服,而是漢服這樣微不足道的事情。

好就的好,哪怕對袁州有意見,也不得不承認這點。

況且在袁州成名後,他身著漢服做菜,甚至成了袁州的個人標簽。

真是如此,只要自身手藝紮實,即使是不足,也會成為世人津津樂道的匠人風範。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黃飛聽說郝誠的計劃後毫不猶豫的就跟隨而來了。

“我要看看這一碗普通的豆漿在袁主廚你的手裏能有什麽樣的變化。”黃飛抱著這樣的心情喝下一口豆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