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頁)

怡陽府,果不然大變樣了。

橡膠廠的收益,確實讓人眼紅。

這種情況下,虞衡升至岐州刺史,空出來的怡陽府知府一位,其他知府眼睛都盯著呢。雖然同為岐州境內的知府,但怡陽那橡膠廠,誰不眼紅?都想在裏面來分一杯羹,怡陽知府這個位置,也從原先無人問津的荒涼去處變成了香餑餑,就連黎陽府知府,也未嘗沒動過心思。

好在虞衡做了其他保障,橡膠提取技術,虞衡分了好幾個步驟,打亂後交由不同部門的人處理,其他人想要這個技術,光向工人們打聽是打聽不出來了。又因為發現橡膠,開橡膠廠的人都是虞衡,這其中,其實涉及到了公家財產和私人財產如何分配的問題。

虞衡自己就從來沒缺過錢,橡膠廠的收益確實高,但虞衡是真的沒動過心思。直到後來,虞衡打算開慈幼堂。

孤兒院可不是什麽清閑不費錢的地方。後世把小孩兒當成吞金獸,有多少金子都能吞進去,現在雖然不能像後世那樣,把孩子養得十分精細,但光是日常的吃穿用度,以及請人管理慈幼堂,都是一筆不小的花銷。虞衡當然能自己先墊著,但他早晚都是要回京的,不可能要求接下來的怡陽府知府也和他一樣自掏腰包去辦慈幼堂,公私賬目不分,那可是大忌。

所以,虞衡特地寫信告知了胡尚書這事兒,申明橡膠廠的四分之一收益必須用來辦慈幼堂。這樣,即便他不當怡陽府知府了,慈幼堂還能繼續辦下去。

胡尚書當然不會反對,不僅不反對,他還在昭寧帝面前為虞衡說好話,虞衡也給昭寧帝上了奏折,說了自己的設想,倒是讓昭寧帝吃了一驚:民間竟然女嬰塔這等損陰德的東西?□□謀害一條幼小的生命,當真無人管?

這個慈幼堂,必須得辦!

胡尚書和昭寧帝待久了,也能猜出幾分昭寧帝的心思,立即開口道:“陛下,依老臣之見,岐州那邊確實有頗多不良風氣,天下萬民,都是陛下的子民,那些被親生父母丟棄的女嬰也是。陛下,人來這世上走一遭頗為不易,虞衡那孩子又心軟,即便這個慈幼堂花費不小,現在岐州也能養得起,國庫也不缺銀子,便隨他去吧。”

“要是讓父皇聽到你這句話,定然要好好驚奇一番,你胡大摳門兒竟然還有不在意銀子的這一天!”昭寧帝不由搖頭失笑,打趣了胡尚書一番。

胡尚書委屈,“當年國庫不寬裕,老臣也只能來回撥算盤,不斷盤算著各項開支。現如今國庫寬裕了,能做點好事,為什麽不做?國庫的銀子,本就是取之用民,到頭來肯定也是用之於民。這世上,總有些東西,比銀子更重要。”

昭寧帝則笑眯眯地看向胡尚書,摩挲著下巴,忽而問道:“虞衡現在重用的那個方氏?”

胡尚書心裏罵了聲娘,嘴上還不得不為虞衡開脫,“照顧女嬰,本就是女子該做的。她們就幾個寡婦,能做的事無非也就是帶帶孩子。都是可憐人,現在能養活自己,倒是省了朝廷費心了。”

昭寧帝深深地看了胡尚書一眼,又想起先前大皇太後對虞衡頗為贊賞,再念及太後當年對他的種種關愛,到底心軟了,嘆了口氣道:“罷了,不過是個慈幼堂,便隨他去吧。你說那小子的腦子到底是怎麽長的?凈幹些出格的事兒。”

胡尚書不樂意了,“哪裏出格了?紅薯玉米土豆自行車水泥,不都是朝廷得了大好處?那小子就是一門心思判閨女,推己及人,對女子多有些憐惜罷了。”

昭寧帝不置可否,只在虞衡的奏折上批了個準字。

自此,大宣第一家慈幼堂正式開辦。裏面收留的都是被遺棄的女嬰,男嬰被遺棄的極少,但也不是沒有,都是要麽得了重病要麽有殘疾。

方氏一一收了,而後讓人敲鑼打鼓嚷嚷起來,

“進了慈幼堂,那就是衙門的人,只當父母全死了!以後有腆著臉湊上來的,先打一頓板子,再把這些年衙門給你養孩子的銀子給補上!”

正做著美夢讓朝廷幫忙養閨女的人立即傻了眼:怎……怎麽還要罰錢呢?

虞衡對此表示十分滿意,還給其他各府下任務,“你們治下的那些女嬰塔,我不希望再聽到有人說,女嬰塔中又有聲音。你們作為知府,別整天待在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上,該管的事都管起來!不要以為我不知道,岐州一直都有殺女嬰的惡習,扔女嬰塔只是其中一種方式,還有溺死的,拿針紮頭,把嬰兒屍身扔進橋下和路底下,讓她們受萬人踐踏不敢再投生到自己家的,花樣多得很。你們作為父母官,都有人在你們的眼皮子底下殺人了,還能無動於衷?”

黎陽府知府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苦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