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7章 名動天下(第2/3頁)

“傷心夏商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念道這一段,眾人不禁想起連年戰火下那些早就消失的城市。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簡簡單單的八個字。

就連路邊的乞丐,都能聽得明明白白。

卻是道盡了他們這些百姓的心酸,縱使是他們這些商人,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八字中百姓的切膚之疼。

幾個商人尚且如此,在此時遙遠的各國都城內,不知道多少人此刻正抱著這段詩詞,陷入沉思中。

當中不乏平民百姓,也不乏王權貴族,更有馳恒沙場的名將,亦有主宰一國命運的君王、宰相。

看到這首詩的時候,無人不為之動容。

一位將軍坐在軍帳裏,默默背誦著這首詩後,板著指頭算起來。

一支鐵騎三千人,要經歷數年訓練,幾次戰火的洗禮,幾經淘汰,才能成為一支拿得出手的軍隊。

可即便是這樣的精銳,往往一次沖鋒後,能活下來七成都是大勝。

若是情況不對,遭遇大敗,往往十不存一都是常態。

在那些將軍們的眼裏,人命就是用來獲取戰爭勝利的牌面。

可誰又想過,這樣一支鐵騎身後,又是多少妻兒老小在家苦苦等候呢?

即便是見慣了生死的將軍,此時想起那些苦守在家,生活卻毫無依仗的婦孺老人,縱使是心如鋼鐵,卻不盡升起濃厚的愧疚。

一位君王,在看著這首詩詞後,深沉的目光,不由看向宮闕外,那萬家燈火。

眼底居然也泛起了絲絲朦朧淚珠。

揮手喚來身旁的太監:“傳令下去,今年免去田間賦稅,給百姓點修養的時間吧!”

君王、將軍尚且如此,更不要說那些自詡才華驚艷,心比天高的各家學子們了。

看到這首詩詞後,無不沉默下去,想他們學了一肚子學問,到頭來百姓的苦卻從來沒有改變過。

甚至有人想要開口辯解,甚至是想要反駁這種叛逆之言。

然而等他興致沖沖的寫好了反駁的文章後,自己看了一遍,卻發現自己華麗的文章,在這八個字面前,竟然是如此蒼白無力。

辦這種蠢事的人,絕不止一個。

但只需要簡單的和書中,林玨先生的那番話做一下對比,高低立判。

連林玨先生,這樣的雜家名流,都被這首詩懟的啞口無言,更何況是他們呢?

短短兩天時間,張谷的這本新作,已然傳遍天下,書籍被翻譯成數種不同國家的文字,瘋狂傳頌。

這段時間,上到朝堂,下到街邊,人人無不討論著這首詩詞。

不認字的也沒關系,茶樓裏的說書先生,每天三場,場場座無虛席。

說的差點也沒關系,哪怕是照著書本讀,都每天有大量的人來圍觀。

就連大名鼎鼎的稷下學宮,居然也破天荒的,將這篇詩詞,摘錄下來當做下一期的教學詩詞來對待。

此事傳出,更是引起天下驚動。

稷下學宮是什麽地方,天下最吊炸天的書院。

這個書院各家巨子都曾在此地傳道講學,各家名流以能夠在稷下學宮授課為榮。

但能夠在稷下學宮,留下著作者,縱觀古今少之又少,無不是各家聖賢,才資驚天動地之輩。

就連大儒張翻這樣常年在稷下學宮授課的大儒,也沒能有一篇文章,被稷下學宮所收入教材之中。

換句話說,僅憑著這一首詩詞,丁小乙以後別管到什麽地方,都能享受到極高的待遇。

此時若是說最開心的,只怕就是盜家巨子桀跖了,無形中他感覺到自家的氣運一下漲了老大一截。

心裏別提多開心了,連對丁小乙和頌興學兩人洗劫萬寶屋的怨念都一下散去了許多。

當然幾家歡喜幾家愁。

如林玨先生,現在整個人都不好。

可不知道是不是張谷故意的,書中的他,完全被置身於,丁小乙墊腳石的位置,而且被踩的咣當響那種。

一時風評急轉直下,看了書後,整個都感覺抑郁了。

至於張翻、璨悟道人,翟大先生,三人也不好受啊,臉皮都丟盡了不說。

關鍵是書中,丁小乙,引用道家莊子和儒家孟子的話,已然引起各家學子之間的火焰,這段時間光是因為這段話,相互評擊的各家弟子就不在少數。

這件事,也注定成為了儒家、道家之間的導火索,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此刻城墻上,幾位商人接著微弱的燈光,見整本書看完後,一時間激動的熱血沸騰,感覺整個人都暖和了起來。

更有者,激動的站在城墻上狂奔一圈,才覺得舒坦不少。

就在他們心情激動澎湃之際,忽然就聽城門下傳來一陣馬車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