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1章 全殲敵軍(第2/2頁)

河西軍陣亡的最高將領便是郎將董學清,他是李冰的副將,在激戰中被吐蕃軍的一支短矛刺穿了腹部,另外還有三名校尉和八名旅帥陣亡。

郭宋點點頭問道:“董學清家裏有什麽人?”

“他還沒有成婚,父母都已病逝,有個兄長在原州。”

郭宋沉吟一下道:“就把他安葬在沙州,其他沒有家屬的陣亡士兵也一並安葬在沙州。”

“遵令!”

劉梓匆匆去了。

郭宋回到州衙,盡管他也筋疲力盡,但他還要強打精神寫兩封信,一封是給家人的報平安信,另一份是稍微詳細的軍報,派人送去張掖,讓河西節度府安排八百裏加急快報送往長安。

忙完了信件,郭宋終於疲憊不堪,一頭倒下,沉沉睡去。

……

八百裏加急快報最快也要六天才能抵達長安,但報捷鷹信卻在三天後抵達了長安,河西唐軍收復沙州,全殲一萬兩千吐蕃軍的消息立刻傳遍全城,長安城內頓時一片歡騰,數萬百姓走出家門,無數人敲鑼打鼓,歡慶唐軍收復河西走廊,雖然河西走廊還有瓜州沒有收復,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丟失安西北庭,失去大半河西走廊,一直是唐朝百姓心中難以言述的恥辱,所以收復河西走廊又喚醒了長安百姓心中對大唐盛世的回憶,同時也滿足了大家失去已久的一點點大國尊嚴。

郭宋這個名字再一次在長安家喻戶曉,以至於郭子儀府前擠滿了前來恭賀的長安百姓,很多小道消息都在傳播,郭宋就是郭子儀的孫子,盡管都是小道消息,但長安百姓卻深信不疑,郭府再三解釋也沒有用,郭子儀不得不讓幾個兒子出面感謝長安百姓的厚愛。

郭府後堂,郭子儀長子郭曜對父親道:“民間對收復沙州歡欣鼓舞,朝廷卻很沉默,很多人認為郭宋太魯莽,打破了大唐和吐蕃之間的平衡,他們擔心唐朝和吐蕃之間會爆發戰爭,擔心吐蕃會大舉入侵隴右和西川。”

郭曜也年近六旬,官任從三品太子詹事,太子少保,是東宮最高官員。

郭子儀看了一眼郭曜,緩緩問道:“你說的這個情況是朝廷個別官員的想法,還是普遍都這樣想的?”

“孩兒不敢說所有官員都這樣想,但至少有七成官員是心懷憂慮,在此之前,收復河西走廊還一度是朝廷的禁忌,在元載和常袞當政時,誰也不敢在公開場合談論收復河西走廊的話題,直到郭宋收復肅州得到天子支持,才有人會偶然提及沙州,但也只是極少數人,絕大部分官員都不贊成打破平衡。”

郭子儀沉默片刻道:“你的意思說,郭宋收復沙州,雖然在民間得到很高的聲譽,但朝廷卻不見待,是這個意思吧!”

“正是如此,孩子覺得他會在仕途上失分,可以說他在這件事上得罪了整個文官集團。”

“沒有那麽嚴重吧!我聽說韓滉和李泌支持他收復沙州。”

“父親,韓滉的相位恐怕已經不久了。”

郭子儀一怔,“你這話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