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4章 顏相巡察(第2/3頁)

“那你能拿出多少糧食?”顏真卿問道。

“民田也有一千五百頃麥田,大概收成三十萬石,加上我們倉庫的近十萬石存糧,我可以支援朝廷四十萬石糧食,怎麽樣,朝廷能給我再增加九千軍隊嗎?”

顏真卿沉思片刻道:“我不能立刻答應你,但我會向朝廷力爭,朝廷也是認利的,四十萬石的糧食利益,我相信朝廷和天子都會考慮你的要求。”

段秀實搖搖頭苦笑道:“我看夠嗆,朔方軍一直只有六千人,我申請了多少年都沒有用,你上任還不到一年,朝廷會答應嗎?光靠利益交換是不夠的,關鍵還是你要有充分的理由。”

“卑職確實有充分的理由,請顏相國和節度使跟我來。”

郭宋帶著兩人向南面而去,走了約二十裏,眾人來到黃河邊,顏真卿和段秀實眼睛同時一亮,在黃河裏竟然停泊著兩艘大船,看得出新造的大船,至少有兩千石。

顏真卿催馬上前,發現船只還沒有完全下水,工匠們正在忙碌地刷漆。

“郭使君,你們這是……在造船嗎?”顏真卿驚訝地問道。

“顯然是的!”

郭宋笑道:“顏相國忘記了?朝廷曾經批準我們建造碼頭、倉庫和造船工場,還有修建碼頭到縣城的道路,事實上,我們打算先造十艘船,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木材,另外,倉庫和碼頭也打算盡快動工。”

郭宋指著遠處已經用石灰畫好白線的倉庫位置,以及準備將木樁打入水底的碼頭位置,又繼續道:“等冬天結冰時,我們會從南面的大青山繼續開采石料過來,開春後開始正式修建倉庫和碼頭。”

說到這裏,郭宋對顏真卿道:“豐州的開發力度會越來越大,明年開始,大量軍隊家屬會遷入豐州,但薛延陀軍隊始終是懸在我們頭頂上的一把劍,一旦薛延陀大軍突襲而至,朔方軍鞭長莫及,我們兵力微小,只能龜縮城內,分布在豐州各地的士兵家屬誰來保護,城外碼頭、倉庫以及各種設施物資怎麽保護?這是不是我們要求增兵的最好理由?”

顏真卿半晌點點頭道:“至少我這一關你已經過了,相信韓滉和劉晏都比較通情達理,太子也會支持你,唯一難說話就是常袞,不過常袞若反對,那崔佑甫一定會支持,兩人永遠是意見相左,所以我覺得你的要求很有希望能成功。”

顏真卿進了城,卻意外發現城內數萬軍民正熱火朝天修建城池,這讓他不由一怔,問郭宋道:“這是要重建九原城?”

郭宋搖搖頭,“不是重建,而是加高加固九原城城墻,然後再修建一道內城墻,爭取在明年開春前修建完成!”

顏真卿有了興趣,走上前細看,只見一輛輛馬車運載著大型鑿好的大青石條前往城下,城頭上的工匠和勞力如螞蟻忙碌著,工匠用石灰和面粉調制成灰漿,用來修砌城墻,等灰漿幹透後,連刀都插不進去,格外結實。

內城墻的地基已經挖好,似乎拆除了不少房子,顏真卿指著內城墻問道:“既然加高加固了城墻,為何還要再修建一座內城墻,有必要嗎?”

郭宋平靜地解釋道:“豐州雖然土地肥沃,適合屯田耕種,但外敵太多,很容易遭受侵襲,所以必須有一座堅固的堡壘,給百姓們最後的庇護,九原縣就是最好的選擇,而且九原縣當初建城很大,城墻周長有四十二裏,足以容納數十萬人,可實際上百姓不到兩萬人,所以就算縮小到城墻周長三十裏,也能容納二三十萬人,對百姓的影響並不大。”

“那你們拆了多少房子,他們怎麽安置?”顏真卿指著被拆除的房屋遺跡問道。

“回稟相國,原本靠城墻一圈主要以菜田為主,實際上拆除的房屋只有一百二十戶,他們一部分遷去城外鄉村,一部分進了內城,都按照拆除房屋的兩倍補償宅地,大家沒有意見,至於菜地,我們用城外的土地來補償,以後內外城之間準備用作軍營。”

“你們哪來的錢修建城墻?”顏真卿一針見血,點中的問題的實質。

郭宋猶豫一下道:“我們主要是以工代賑,給災民糧食,但他們必須付出勞動,那就是去采石和修建城墻。”

顏真卿搖搖頭,“你休想糊弄我,光靠一點糧食可以修建城墻?我知道朝廷已經撥了一部分修建碼頭和倉庫的錢給豐州,我卻沒有看見碼頭和倉庫動工的跡象,你說老實話,是不是挪用來修建城墻了?”

郭宋無奈,只得點點頭,“碼頭和倉庫可以晚點修,保證安全才是第一重要。”

“哎!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你,你這樣做是嚴重違規的,如果有人想利用這件事彈劾你,你小子的官帽真的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