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3頁)

薛母抓著圈椅扶手,指甲刮過梨花木,發出一陣刺耳的聲音,她驚得回神,暗暗下了決心。

這事絕不能叫蛟兒知道。

若是阿梨那兄長真找上門,大不了她豁出一條命,還了阿梨便是了。無論如何,這事蛟兒不能沾手,最好推得一幹二凈。

反正,要賣阿梨,是她一人的主意。

跟別人沒半點關系!

薛母暗暗下了決心,便絕口不提有人上門認親的事。

而此時,蘇追已經給武安侯府遞了拜帖。

武安侯府

武安侯受到蘇家的拜帖時,還很是驚訝了一會兒。

蘇家乃清貴世家,朝上數,翰林閣老不下於幾十人,雖然如今不如祖上那般顯赫,但蘇家老一輩中,還有個蘇閣老撐著門楣。更別提年輕一輩中,還有如蘇追、蘇仰之類的後起之秀。

且蘇家一貫獨善其身,走的是忠君的路子,從不同他們宗室來往,自己同蘇閣老,都只是寥寥見過幾次,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

蘇家怎麽會給他遞拜帖。

武安侯心裏雖疑惑得很,卻一刻也沒耽擱,朝送拜帖的管家道,“請蘇將軍進來吧,我去正廳見他。”

管事應下,出門去傳話,武安侯忙回屋換了衣裳,匆匆趕來正廳。

剛坐下,氣還未喘勻,蘇追便進來了。

蘇追倒十分客氣,面上隱忍克制,實際上,他心裏早已翻江倒海似的,恨不得將這武安侯府翻了個底朝天,好和妹妹相認。

數月前,他領旨從西北回來,路上途經臨城,在那住了一夜,因驛站住滿了,故他自己尋了個客棧。

卻是那一夜,叫他在客棧後院遇見了當初搶走妹妹的人販。

他清楚記得,那時候妹妹剛滿兩歲,母親生了妹妹後,身子便愈發孱弱,故而那年的花燈節,母親沒有同他們一起出門。

乳母抱著妹妹,他去給妹妹買花燈,只一個錯眼的功夫,等他回頭的時候,便看到有人從乳母手中,硬生生擄走了妹妹。

此後十幾年,那一幕,在他心裏,始終時不時在眼前閃過。

那擄走妹妹的男人的那張臉,他記得分毫不差,死死刻在心上,無論走到什麽地方,他都會下意識去看身邊陌生男子的長相。

妹妹被擄走後,當時父親出面,封城尋人,整整十日,遍尋無果,只得到人販可能朝西北方向去的線索。

這些年,他一直留在西北,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找到妹妹,帶妹妹回家,好告慰母親在天之靈。

卻在他幾乎要放棄的時候,在一個他從未想過的地方,以一種近乎奇跡般的方式,得到了妹妹的消息。

當初封城後,人販嚇破了膽,匆匆把妹妹賣給了城郊一戶姓薛的人家,那戶人家沒有男人,只有孤兒寡母。

他循著這個線索,找到了薛家,然後從薛母口中,得知妹妹如今在武安侯府。

蘇追壓抑著心頭的激動,深吸一口氣,整個人冷靜下來後,才開口道了來意。

“侯爺,晚輩想尋貴府一個丫鬟,那丫鬟同我有些情誼,還請大人放她隨我出府。”

他將話說得極為隱晦,並不想讓外人知道,妹妹這些年經歷了些什麽。並非他瞧不起妹妹的經歷,而是人言可畏,身為兄長,他要保護好妹妹。

旁人只要知道,他們蘇府嫡出的姐兒,找回來了,這便夠了。

從前的舊事,就此煙消雲散了。

蘇追說罷,武安侯一聽,倒是一怔,旋即,便露出了個了然的笑。

他下意識便以為,蘇追是瞧上了他府裏的丫鬟,想討回去做妾。雖不曉得,蘇追怎的會看上他府裏的丫鬟,但區區一個丫鬟,若能同蘇家交好,何不就當做個順水人情,給了便給了。

他面上露出笑來,摸了摸胡子,笑道,“既是賢侄所托,我自不會不允。將軍只管說,那丫鬟叫什麽名字,我這就叫管事尋來。”

蘇追壓抑著情緒,低聲道,“阿梨,她叫阿梨,姓薛。”

武安侯乍一聽這名字,還覺得有些耳熟,卻也沒多想,隨口便叫了管事進來,吩咐道,“去,尋府裏叫薛梨的丫鬟來。”

說罷,想賣蘇追個好,還沉聲強調了句,“你即刻便去,快快尋了過來,不可耽擱了。”

說罷,卻見那管事遲疑著,沒動身,支支吾吾道,“侯爺——”

武安侯嫌他磨蹭,皺眉道,“何事?我讓你去尋人,有什麽可支支吾吾的。”

那管事額上冷汗都滴下來了,也不敢去擦,只訕訕一笑,一咬牙,湊到武安侯身邊,附耳同他道,“府裏只有一個叫薛梨的丫鬟,原先是世子爺的通房,後來病沒了。”

要是其它丫鬟,管事未必知道,但薛梨先前是世子爺唯一的屋裏人,他就算不熟悉,名字總還是記得的。

更何況,兩年前,薛梨死的時候,喪事是大辦的,他也經手過,如何會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