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驚蟄經年事(第3/4頁)

“那又怎麽樣?我知道的時候,他們已經死了,我能做什麽?”沈關山神色不以為然,甚至是理智氣壯,“我難道要將此事捅出去,讓你父親和沂臨軍徹底跟陛下撕破臉麽?勝利就在眼前,名利榮華唾手可得,陛下不允許這個時候前功盡棄,我也不會放棄即將到手的功名和利祿。”

祁丹朱眼中滾過淚光,“陛下將這封信藏了下來,沒有將此事告訴我父親,也沒有讓所有沂臨軍知道,他若無其事地讓他們繼續為他不顧性命的打仗!”

“可是他怕了,越接近京城他越怕,他怕沂臨軍得知真相之後的反應,他怕沂臨軍會反叛!更怕我父親會倒戈相向!”

“他瞞得了一時,卻瞞不了一輩子!沂臨軍裏的每一個人都在迫切地等待著,等待勝利後可以回家跟家人團聚,可是他們不知道,家鄉已經沒有親人在等待他們了。”

祁丹朱紅著眼眶,聲音沉冷,“陛下靠三萬沂臨軍起兵的,可臨近京城的時候,他已經有了將近十五萬的兵馬,這三萬沂臨軍是精銳之兵,可對他來說卻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了,他無法再信任沂臨軍,開始畏懼沂臨軍的強大,沂臨軍是我父親的親兵,以我父親馬首是瞻,與其留下後患,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將他們全部徹底鏟除,對嗎?”

沈關山閉了閉眼睛,沉聲開口道:“戰爭四起的時候,大家心裏只想贏,目標及其統一,可越接近京城,越接近皇位,陛下需要思考的事情就多了起來,例如功高蓋主的上將軍該如何安置,例如該如何將此事瞞下來,每一件、每一樁事,最好的解決辦法都是在進京之前徹底解決他們。”

“此事如果傳揚出去,陛下名聲就徹底毀了,征戰的時候,陛下需要的是威名,可為君的時候,陛下需要的是仁名,沂臨軍是最初跟他揭竿起義的隊伍,如果讓人知道他棄沂臨軍的家人於不顧,他便再無仁義之名可言,你父親本就在民間聲望極高,如果此事傳揚出去,百姓們更會追隨你父親,而會忘了陛下這位君主,所以……與其留下你父親和可能有反叛之心的沂臨軍,不如在他們得知真相之前,讓他們徹底消失的幹幹凈凈,從此以後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再無後患。”

祁丹朱胸口像壓了一塊石頭一樣,窒悶得說不出話來,她仿佛看到一顆顆腐爛的人心正在變黑,那股氣味令她作嘔。

她沉默許久,才深吸了一口氣,嘶聲問道:“你們是怎麽做的?”

“我軍入京前夕,敵軍拼死一搏,竟拼出了一番血性,比之前都要勇猛,我們只能暫避鋒芒,兵分兩路,擇路而逃,這對陛下來說,簡直是鏟除你父親和沂臨軍的天賜良機。”

祁丹朱擡眸看沈關山,眼底彌漫著濃重的血色,她以前雖然大致知道父親被害的過程,更多的卻只是她母親和秦叔的猜測,如今她卻是第一次清晰地聽著這段過往。

她仿佛眼睜睜看著英雄們是怎麽成了深淵裏的白骨,冷的指尖都在微微顫抖。

“當時我們兵分兩路,我跟在陛下身邊,吳赤東跟在你父親身邊,你父親負責護送太子,吳赤東其實早就已經是陛下的人,我們裏應外合做了一場戲。”

沈關山回憶起往事,語氣異常的平靜,神色沒有絲毫愧疚。

“吳赤東趁著你父親不注意,偷偷將尚在繈褓之中的太子偷走,然後引誘你父親去救,我們早就已經在崖邊布好了陣,只等你父親落網,你父親明知道那是一個陷阱,可為了救太子還是去了。”

祁丹朱雙目赤紅,咬牙看著他,忍無可忍地厲聲道:“你們對外宣稱吳赤東偷聽到我父親要帶著沂臨軍反叛,所以去跟陛下告狀,陛下得知後,念及兄弟情深,命令你前去規勸,可我父親死不悔改,還要殺你和吳赤東滅口,兩方發生爭執,你們才不得不反擊……其實根本就沒有這些事!你們從一開始就是設局想將我父親置之死地!想趁這個機會把沂臨軍剿殺幹凈,你們設了圈套,讓我父親往裏跳!你們用太子做餌,利用我父親的忠君愛國之心,活活將他殺死!”

沈關山神色冷漠,“這是你父親自己的選擇,最後緊要關頭,你父親明明已經知道是我們設了圈套要害他,可他為了救太子,還是抱著太子一同跳下了懸崖。”

祁丹朱咬緊下唇,呼吸粗重地喘息著,臉頰因為憤怒而漲紅,眼中水光滾動,具是難以言說的恨意。

沈關山沒有絲毫改悔地嘲諷一笑,“你父親估計以為這樣太子就還有機會能活吧,他卻不知道,懸崖底下是萬丈深淵,連條河都沒有,還常有野獸出沒,就算太子掉下去的時候有他墊著,暫時沒有死,底下的野獸聞到味,也早就跑過去把他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