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終於回宮了(第2/4頁)

這個山洞極大,裏面有些黑,墻上掛著火把,山洞裏有可以住的地方,石床上放著被子,鍛造師們平時可能就住在這裏,鍛造爐裏的火焰還沒有撲滅,兵器架上一一擺放著做好的兵器。

祁丹朱走到兵器架前,目光在那些尖銳的兵刃上一一掠過,如果不是他們及時發現了這個山洞,這些兵器最後可能會用在自相殘殺上,上面濺著的會是大祁百姓的血。

祁丹朱看著架上的兵器,眸色漸沉,聽孟九思說,這邊圍剿山洞、搜查兵器的時候,錦帝在京城也迅速展開了動作,他順藤摸瓜地查到了沈關山養私兵的地方,開始派兵緝拿沈關山養的私兵,算算時間,沈關山應該已經被抓去了。

她微微出神,君行之跟在她身側,拿起一把長矛試著在空中揮舞了兩下,祁丹朱聽到聲音才回過神來,君行之揮舞了兩下,將兵器放回兵器架上。

他看著這些兵器道:“這裏的兵器都是萬裏挑一的,可見沈關山在這裏花了不少心血,可我想不通,沈關山為什麽要千裏迢迢地把兵器庫建在沂臨縣?”

這裏距離京城甚遠,沈關山來回都不方便,他如果只是隨便挑一個隱秘的地方,沒必要非要挑沂臨縣。

祁丹朱眸光流轉,聲音沒有起伏道:“因為這裏對他來說是除了京城之外,最容易掌控的地方。”

“為何?”君行之更加想不通,沂臨縣沒什麽特殊的地方,對沈關山來說應該沒有什麽特別之處。

祁丹朱沉默須臾,微微垂著眸子,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傷感。

她低聲道:“因為這裏是他的家鄉。”

君行之一愣,他並不知道沈關山是沂臨縣人,之前沂臨縣受災的時候,沈關山也不曾表現過關心的模樣。

祁丹朱看著鍛造爐裏的火苗,聲音沒有波瀾道:“他生在這裏,長在這裏,可惜他還給這裏的,只有傷害和掠奪。”

君行之輕輕蹙眉,兩人安靜了一會兒,山洞裏靜悄悄的。

祁丹朱在山洞裏四處逛了逛,看完之後,面朝著山洞出口的方向,擡眸對君行之笑了笑,“我們該回京了。”

她在這裏雖然有不舍,但京城裏也有她掛念的人和事,所以是時候離開了。

君行之綻開笑容,輕輕‘嗯’了一聲,“該回去了。”

他牽著祁丹朱的手,走出了山洞,山洞外陽光大好,遮天蔽日的樹林終於開始照進了陽光。

孟九思和錦帝派來的大臣先帶著犯人和兵器先返京,他們帶的人和東西多,所以腳程慢,君行之和祁丹朱沒有急著走,等君行之安排好後續,指揮百姓們將那片林子徹底清理幹凈之後,他們才啟程。

百姓們知道他們要走,心中尤為不舍,清晨天還未亮,就紛紛前來送別。

馬車停在門口,周圍圍著百姓,百姓們都站得遠遠的,盡量不打擾他們。

阿大和杏林抱著小福滿一起來送他們,杏林忍不住哭了出來,阿大也紅了眼眶。

君行之拍了拍阿大的肩膀,沉聲道:“我把你最近的功績上報給了朝廷,已經跟父皇請旨,讓你做沂臨縣的知府,聽說聖旨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阿大沒想到他竟然會這樣做,神色不由一震,他張了張嘴,卻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只能連忙跪下,感恩戴德地給他們磕了一個頭,杏林也趕緊抱著小福滿跪了下來,神色激動又驚喜。

祁丹朱站在旁邊,微微笑了笑,阿大上次不辭辛苦地進京告禦狀,破獲了糧草案,這次也是他機敏,才發現了城外三萬百姓,光這兩樣功績,就已經足夠讓他破格做沂臨縣的知府,更何況這段日子以來,百姓們對他已經信任由加,君行之和祁丹朱都看得出來,他很有領導之才,絕對可以勝任這個官職。

百姓們聽說阿大即將成為他們的知府之後,不由紛紛鼓起掌來,開心不已,他們之前一直擔心朝廷又會派來一位心術不正的知府,如今知道新知府是阿大才徹底放心了,對君行之和祁丹朱也更加感激。

君行之伸手將阿大扶起來,“我這麽做,不止是為了你,更是為了沂臨縣的百姓們,你上任之後要好好做,不要辜負百姓們的信任。”

阿大神色鄭重點頭,“大人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您和公主的厚望!也絕對不會辜負老百姓們對我的信任!”

君行之和祁丹朱相視一笑,沂臨縣現在風調雨順,已經恢復如初,他們如今也安排好了一切,百姓們日後終於可以過上好生活了。

他們終於可以安心地離開了。

君行之親自扶著祁丹朱上了馬車,祁丹朱坐在馬車裏,君行之在前面騎馬,百姓們一直戀戀不舍地跟在他們身後,將他們送到了城門口,還不舍得離去。

君行之命車隊停下,回頭對百姓們拱了拱手,揚聲道:“大家快回去吧,以後好好過日子,日子總會越過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