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多了三萬人(第2/3頁)

君行之握住祁丹朱的手道:“我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我已經安排護衛去將城外的百姓都護送回來,明日一早我們就放糧,不管怎麽樣,沒有什麽比百姓的生命更重要。”

祁丹朱和君行之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眼,輕輕點了點頭,他們都知道現在將這些百姓護送回來代表著什麽,可他們不怕。

李奎林做的這些事如果被揭穿就是死路一條,所以他如果知道事發,必然要拼個魚死網破,他是沂臨縣的知府,雖然他只來了一年,但他手裏有多少兵,如果拼死一搏會造成多少危險還未可知。

祁丹朱和君行之帶來的這些護衛和官兵都是效忠於錦帝的。如果一旦遇到危險,這些護衛和官兵會不會護著他們還未可知,所以此舉極為冒險。

這只是其一,其二百姓們如果得知老人和孩子們這些天其實是被送去城外自生自滅,必定群情激憤,怒火恐怕難以撲滅,到時候想要解決這一危難勢必也要頭疼一番。

而最大的問題是糧食,他們手裏的糧食滿打滿算只夠吃兩個月,現在百姓突然多了三萬人,那麽這些糧食就只能夠吃一個多月了,現在已經過了六天,也就是說他們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朝廷必須提前將糧食送過來,否則百姓斷糧,又要死傷無數。

他們心裏已經可以預見,當明日清晨的陽光升起來,他們要面對什麽風風雨雨。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那就是首先確保百姓的安危,能救一個就先救一個。

他們絕不會為了穩妥,就置百姓們的生死於不顧。

他們的手握在一起,淺笑了一下,無論明天的難關有多難過,只要他們目標一致,便能齊心協力地挺過去。

君行之走到書桌前,以筆蘸墨道:“我需快些上奏朝廷,將此事告知父皇,請父皇早些將糧食運過來,否則我們帶來的這些糧食恐怕難以維持太久。”

祁丹朱輕輕點頭,君行之說得對,現在百姓驟然增多,必須快些將這裏的情況告訴錦帝,讓他派人運送更多的糧食過來才行。

她沉吟片刻,還是有些想不通李奎林這樣做的初衷,忍不住問:“你說李奎林為何這樣做?如果只是天災,父皇就算知道受災人數其實是八萬,也不會懲罰他,況且受災的人多或人少根本就沒有關系,他何必將這三萬人隱瞞起來?”

君行之眸色微沉,提筆寫字道:“阿大在路上跟我說,李奎林去年剛到任的時候,做了一件大事。”

“什麽事?”祁丹朱連忙追問。

她心裏清楚君行之既然提及此事,那麽此事必然跟這次的災情有關,但此次大旱是真有其事,絕對不是假的。

大旱是天災,非人力可以控制,此事肯定跟李奎林無關,那麽李奎林何必如此懼怕?

君行之一邊寫字一邊沉聲道:“李奎林來沂臨縣上任之前,得知有個貧窮多年的村子因為種植葡萄富裕了起來,父皇還嘉獎了當地官員,給那些官員升了官位,所以他來了沂臨縣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讓百姓們將已經種好的水稻和茶葉全都拔了,改為栽種葡萄。”

“簡直是胡鬧!”祁丹朱一聽之下忍不住怒火沖頭,想也不想就道:“種植農耕之事必須要因地制宜,小心謹慎行事,不可莽撞,更何況這農耕還是幾萬百姓維持生計的本錢,跟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她越想越氣道:“李奎林剛到任沂臨縣,根本對此地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可他不但沒有提前衡量清楚沂臨縣的水土和氣候是否適合種植葡萄,還沒有先找一塊農田試種一年,看看成果,他簡直是胡做非為,竟然就這樣不管不顧直接讓百姓改種了葡萄!”

祁丹朱這位對農耕一竅不通的公主尚且知道要試種過後,才能讓百姓們大面積種植,李奎林不可能不知道該怎麽做,他之所以這麽急切,只是因為他急著立下大功,好快些做出成績,這樣就能被迅速地被調回繁榮的京城去。

君行之聲音沉沉道:“李奎林好大喜功,急於冒進,只想做出些成績,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此法失敗會有什麽後果,百姓們對種植葡萄一竅不通,沒有任何經驗,更沒有人指導他們,本地的氣候和水土也根本不適合種植葡萄,所以他這樣做的結果,毫無疑問地導致了百姓們血本無歸,損失慘重,後來正巧遇到旱災,將此事暫時隱瞞了過去,但也因此導致災情更加嚴重,受災的百姓遠比旱災造成的多,所以他只能隱瞞受災百姓的人數,妄想將此事這樣瞞過去,免得引起父皇懷疑。”

他下筆頓了頓,唏噓道:“如果只是遇到大旱,百姓們的狀況不至於如此淒慘,這幾年沂臨縣的百姓可謂是苦不堪言,他們先是因為之前蝗蟲的事,掏空了家裏的存糧,又因為種植葡萄的事,用光了家裏的積蓄,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