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沂臨縣真相(第2/2頁)

祁丹朱輕輕點頭。

魏閔德繼續道:“有了這個豁口之後,一切就好審了,孫知府知道罪證確鑿之後,便知道自己逃無可逃,只能坦白從寬,把自己能說的都說了出來,爭取從寬處理。”

祁丹朱不鹹不淡地催促道:“撿重點說。”

魏閔德不以為意地笑了一下,“在調查的過程當中,我們已經隱隱察覺到,此事背後有一股強大的勢力在阻撓我們調查真相……”

魏閔德神色沉了沉,“只是我們沒想到,那個人竟然會是吳赤東。”

君行之怔了一下,“右翼將軍吳赤東?”

“正是。”魏閔德雙手揣在袖裏,嘆道:“此事說來話長,原來兩年前,吳赤東戍守邊關的時候,由於失察,被敵軍燒毀了糧倉,軍糧一粒不剩,此乃大罪,必定影響仕途,他為了逃脫罪責,竟然將此事隱瞞了下來。”

君行之沉眸,擰眉分析道:“被敵軍燒毀糧倉的事,吳赤東也許能夠隱瞞下來,但是如果軍中一直無糧,將士們沒有糧食可吃,此事還是會被發現,所以他要想辦法弄來一批糧食,以最快的速度,神不知鬼不覺地將糧倉補上,只有這樣,他才能將此事徹底隱瞞下來。”

君行之頓了頓,沉吟道:“可是他不能大肆聲張收糧的事,邊關需要的糧草儲備不在少數,他想要補上這個窟窿,需要很多糧食,這不是簡簡單單四處收糧就能彌補上的。”

“對。”魏閔德贊賞的看著他,目光欣賞道:“如你所說,吳赤東既不能大張旗鼓,又需要很多糧食,所以他將主意打到了沂臨縣的糧倉上,沂臨縣距離邊關不遠,運糧方便,而且還是產糧大縣,每年儲存的糧食都十分豐盛,正是適合補上糧倉的大窟窿。”

他在原地踱了兩步,自顧自地說下去,“吳赤東和孫知府沆瀣一氣,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沂臨縣糧倉裏的糧食運到了邊關,將糧倉裏的糧食都換成了稻草,用麻袋裝著,掩人耳目。”

“如果按照沂臨縣往年的收成,糧倉裏缺少的那些糧食,本來不出三年就可以補上,說不定此事真能瞞天過海。”魏閔德搖頭笑了一下,“也許是上天有眼,這件事注定被揭發,今年沂臨縣的糧田忽然招了蝗蟲,糧食顆粒無收,鬧起了饑荒,到了不得不開倉放糧的地步,事情才這樣一點點被揭發。”

君行之沉聲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嗯。”魏閔德笑道:“惡人自有天收。”

祁丹朱勾唇笑了一下,“沂臨縣的案子可不是靠天收的,相比起等天命,丹朱更相信事在人為,水滴石穿。”

魏閔德擡眸,含笑對祁丹朱點了點頭,“殿下說得對,人心所向,終可昭雪。”

他轉頭看向眉心深鎖的君行之,含笑拍了拍君行之的肩膀,道:“不必憤世嫉俗,正是因為這世上有人顛倒黑白,才需要有人去撥亂反正。”

他手指著天道:“待撥亂反正的人多了,這天便亮了。”

雨不知不覺已經停了,祁丹朱擡頭看向雨後初霽的天空,陽光透過濃雲照出光亮來,一抹彩霞映在天邊。

君行之拱手道:“學生受教。”

魏閔德笑了笑,對祁丹朱恭敬道:“殿下,臣幸不辱命,沂臨縣案子的真相,臣已稟明聖上,處置結果應該不日就會下來。”

祁丹朱聞言笑了一聲:“與我何幹?魏相,是你女兒當眾承諾你會查明此事的,我既沒有那份善心,也不喜歡邀功,如今你能將此案查出結論,該去告訴她才對。”

“是是是。”魏閔德含笑應下。

祁丹朱在原地走了兩步,沾了泥濘的繡花鞋在光潔的地面上,踩出幾個深淺不一的腳印,她的手指有意無意地繞著鬢邊的烏發,目光打量著魏閔德。

她看了片刻,忽然皺眉,一副了然的模樣道:“你不會是來跟我討賞的吧?我告訴你,本公主雖然有錢,但是此事與我無關,我才不願意掏錢給你,更不願意去管那些平民百姓的事,你若要討賞賜,跟父皇討去!”

魏閔德無奈搖頭,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臣只是聽聞沂臨縣百姓狀告知府那日公主也在場,所以以為公主會好奇此事,便想說給公主聽聽,讓公主解個悶,絕沒有討賞的意思。”

祁丹朱唇角一彎,“此案確實挺有意思,不但案中有案,過程還險象環生,轉折跌宕起伏,無聊的時候聽來足以解悶,只是……”

她拉長音調,嫌棄地看了魏閔德一眼,“只是你說的太過無趣,一點也不夠生動,還沒有話本裏的故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