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內容提要(第4/5頁)

宋致遠:“???”

李珣盯著他,宋致遠忽地笑出聲來,李珣不滿道:“你笑什麽?”

宋致遠:“方才我說華陽被她帶歪了,你還護著,那就是個禍害,你有權有勢,直接拿林家威脅她,看她從不從。”

李珣自嘲道:“人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宋致遠撇了撇嘴,“還挺有骨氣。”

李珣:“畢竟投過一次湖。”

宋致遠:“再撈唄。”

李珣:“……”

宋致遠不再說廢話,而是一本正經道:“五郎你口味刁鉆,像林二娘這樣的硬骨頭,只怕夠得你傷腦筋。”又道,“她能上公堂替女郎辯理,可見骨子裏是鄙視三從四德那一套的。”

李珣很是不屑,“不信那一套又如何,落到我手裏,難不成我去遵三從四德?”

宋致遠被逗笑了。

李珣單手扶額,“我就是想不通她到底想要什麽,人人都巴不得進晉王府,她卻避之如蛇鼠。”

宋致遠好奇道:“你可曾問過她?”

李珣:“自然問過。”

“她是如何答的?”

“她說晉王府是金籠子,她不願意鉆。”頓了頓,“可是誰家的後宅不是籠子?”

“那可不一定,只要是比林府門第低的,無法管束她的,於她而言就是樂土。五郎你仔細想想,她能拋棄門戶偏見上公堂辯理,可見是個有主意的。又離了林家自立門戶,可見是不樂意受到束縛的。這樣的一個女郎,若是進了晉王府,你會縱著她上公堂拋頭露面嗎?”

李珣板臉道:“不會。”

宋致遠拍大腿,“症結就在這兒。”頓了頓,“你倆壓根就不是一路人,你是高門大戶,她是潑皮腌臜,道不同不相為謀,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湊到一起,勢必會搞出名堂來。”

李珣愈發不高興,“我瞧上的東西,豈有拱手的道理,我偏要養著。”

宋致遠笑道:“對,她若投湖,便再撈一回。”

李珣默默扶額。

到了王府,聽到吳嬤嬤說朱家院那邊送了鍋子過來,李珣啐道:“還算有點良心。”

宋致遠跟著蹭了一頓清湯鍋子,只覺得酣暢淋漓,他贊道:“冬日裏就要圍著這東西才好。”

李珣笑,“華陽也愛吃,她嗜辣,什麽東西都丟進去亂煮一通,撈出來醮上醬,便是美味。”

宋致遠:“這鍋子好,還挺方便。”

李珣:“吊湯得好幾個時辰,也不方便。”

宋致遠拿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滿足道:“也難怪五郎鐘意林二娘,有好手藝的女郎誰不喜歡。”

李珣放下筷子,“這話倒是不假,什麽東西扔給她,她都有法子變出花樣來。”

宋致遠想喝點小酒,李珣陪了他兩杯。

喝得微醺後,宋致遠才道:“現在郭家倒了,五郎下一個打算辦誰?”

李珣垂眸,砂陶鍋裏的熱氣遮擋了他的情緒,他不緊不慢道:“明年是太皇太後的六十大壽,我打算給她老人家好好操辦一場。”

宋致遠心思一動,“五郎是打算動江都那邊的人了嗎?”

李珣抱著手,抿嘴笑道:“我這個二哥,最是謹慎的了,他死守江都封地,足不出戶的,我又找不到名頭去削他,只能想些法子引蛇出洞。”

宋致遠沉思了許久,才道:“太皇太後壽宴確實可以做點文章,雖然不是燕王生母,名義上卻是母親,他怎麽都得拿出個態度來的。”

李珣兩手放到桌上,十指交叉,似笑非笑道:“你猜他會不會來賀壽?”

宋致遠搖頭,“不知道。”

李珣笑吟吟道:“我也猜不準。”頓了頓,“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京城裏必然埋了他的眼線,我的一舉一動他都是清楚的。”

“賀倪還做得不夠好。”

“他已經做得不錯了,水至清則無魚,我若不投點餌下去,如何釣得到燕王那條大魚?”

宋致遠不說話了。

李珣淡淡道:“只有把二哥殺掉,拿下江都,我才可以安枕無憂,皇室留不留,全憑我高興。”

宋致遠恨恨道:“我早就看隔壁大周不順眼了。”

李珣失笑,抿了一口酒道:“你看不順眼的事多得很。”

宋致遠哼了一聲。

他的府邸離王府只隔了一條街,回去也花不了多少時間,二人就燕王商談了許久,宋致遠才回去了。

吳嬤嬤給李珣送來解酒湯,說道:“平日裏郎君極少飲酒,今日多喝了兩杯,怕是高興了。”

李珣端起碗,笑道:“我沒醉,只要林二娘別惹我不痛快,便天天都高興。”

吳嬤嬤試探問:“她答應過年進府陪郎君了?”

李珣輕輕的“嗯”了一聲,把解酒湯喝完後才道:“我有沒有用心她自己應該是清楚的,既然是我的人,自然不能一直這樣養在外面,年後不管她進不進府都得給我一個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