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李狗子(第4/5頁)

姜閣老:“裴公會教養人,裴家的那幾個郎君都不差,可若論起才學,還是裴六郎拔尖兒,是個可造之材。”

李珣客觀道:“若好生培養,有做宰相之資。”

姜閣老:“朝廷確實需要新鮮血液,但願明年的科舉,能甄選出更多的人才來。”

李珣“嗯”了一聲,說道:“你家的五郎也不錯。”

姜閣老擺手,“跟裴家六郎比起來差遠了,愚昧不堪,入不得眼。”

李珣笑,“姜閣老此話差矣,各司其職,有些人適宜墨守成規,有些人則適宜激進創新。若說裴六郎適合創新,你家五郎則適合守陳,各有各的價值。”

被他這樣一說,姜閣老心裏頭很是高興,“殿下忒會哄人了。”

旁的同僚紛紛笑了起來,雖然李珣威嚴的時候不近人情,但大多數都是溫和好說話的,至少表面上能給人一種親和。

下午雪還沒停,李珣獨自撐著暗紅竹骨綢傘出皇城。

他身材高挑,走路不緊不慢,儀態風流。

細密的絨雪落到傘上,潔白的雪狐裘與紅綢傘輝映,靈動又雅致。

偶爾有內侍路過,忍不住匆匆瞥了兩眼。

那人好似一幅畫,紅墻綠瓦,飄雪紛飛,一襲潔白與暗紅遊走在世間,不疾不徐,不驕不躁。

宛若蛟龍。

回到晉王府,老陳前去接迎。

李珣帶著滿身風雪進屋,說道:“天冷,陳叔別到處躥,謹防把胳膊凍傷了。”

老陳笑道:“老奴這陣子閑得發黴,得活動活動。”

吳嬤嬤上前來把鬥篷解下,問道:“郎君可用過午食?”

李珣:“政事堂用過。”又道,“等會兒賀倪要過來。”

他自顧回到臥房,吳嬤嬤去服侍他更衣,把章服換下,換了一身舒適的鴉青便服。

今兒起得早,他有些乏,便半躺在榻上小憩了陣兒。

書房裏的炭盆燒得旺,整間屋子溫暖如春。

外頭的小雪還在飄落,莫約躺了近半個時辰,門外傳來老陳的聲音,“郎君,賀京兆來了。”

李珣應了一聲,慢條斯理地坐起身,去倒了一杯冷水喝。

賀倪推門進來,輕輕把門掩上,向他行了一禮。

李珣重新坐回榻上,問道:“郭家搞出什麽事來了?”

賀倪說道:“原本也不是什麽大事,朝中捐納歷來無法杜絕,吏部尚書郭戎又是太後娘家,權勢大,縱著下面的人賣官鬻爵。”

“花錢買官的人什麽東西都有,那鎮雲縣縣令強搶民女搞出人命來了。章家老兒不服氣上告,結果被層層壓了下來。那老兒一怒之下輾轉上京,攔了卑職的轎子,求卑職做主討公道。”

“卑職經過細問,便發現了一些端倪,殿下若要查下去,又得揪好一串螞蚱出來,若借機把吏部空出來換成自己人,倒是個良機。”

李珣輕輕撫掌,緩緩說道:“我這兩年都把朝廷百官撤換得差不多了吧。”

賀倪目不斜視,“反正早遲都得全換,再說殿下養著郭家也養得夠久了,鈍刀子該換成快刀了。”

李珣垂眸笑,虛偽道:“估計聖上又會怨我了。”

賀倪:“這可怨不得殿下,是娘舅自己不爭氣,盡幹些混賬事出來,殿下誅他郭家,替天行道。”

李珣起身,背著手走到桌案前坐下,拿起一本書籍,道:“你跟禦史台那邊知個聲,把事情做大一點。”停頓片刻,“那郭太後,我不打算留了。”

賀倪:“卑職這就去辦。”

李珣做了個手勢打發,賀倪不動聲色關門退下了。

室內又陷入了寂靜中,偶爾能聽到銀碳發出“噼啪”聲。

老陳進來伺候茶,李珣認真地翻閱書籍,時不時注筆錄。

老陳說道:“昨兒皇商那邊送來一批食用香料……”

話還未說完,李珣便道:“送去朱家院,那廝喜歡鼓搗吃的。”

老陳失笑,“那銀碳也送些過去。”

李珣“嗯”了一聲,隨口道:“問她需要什麽自個兒來取,反正我這兒的便宜她是占順手了的。”

老陳笑道:“好。”停頓片刻,“若是能早些進府就更好了。”

李珣擡頭看他,“她是不會進府的。”

老陳:“???”

李珣:“暫且放養著,她想往哪兒挪,我就把那兒圈起來,挪一分,圈一寸,折騰不動了,總是會乖乖回來的。”

老陳掩嘴笑,“這倒適合林二娘的性子。”

李珣冷嗤道:“還跟我說強扭的瓜不甜,瓜都已經扭下來了,甜不甜也就這樣了。”頓了頓,“我記得庫房裏好像還有兩條西域進貢來的波斯絨毯,也給她送過去。”

老陳應了聲是,便下去辦差。

另一邊的林秋曼閑著無聊,縮在房裏烤肉幹吃。

上回在驪山獵場那幾天,還別說,那風幹的羊肉烤出來是真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