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雨欲來 下堂婦思過書(第2/2頁)

成婚三載,奴感念三郎恩深義重,謹遵三從四德,盼君垂憐。

然,等來的卻是三郎納妓生子,休書一封!

奴肝腸寸斷,滿腔情義付之東流,女子尊嚴亦被無情糟踐,心灰意冷。

《孝經》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奴手捧休書,日日以淚洗面,令母傷心,此乃不孝。念及三載姻緣過往,更是情難自拔。

奴痛不欲生,終是沒能脫得苦海,投了湖,做了那不孝女。

母親肝膽俱裂,心如刀絞!

幸上天垂憐,二娘我命不該絕,被他人救起死裏逃生。

回望二十載含辛茹苦,二十載春夏秋冬,慈母昊天罔極之恩奴卻未曾報答分毫,思之愧恨。

奴痛定思痛,不敢自戕,遂落筆寫下這篇思過書,以示自省……

小郎君咬字清晰,念起來一板一眼,雖未帶個人情感,卻已令人憤然。

婦人忍不住罵罵咧咧。

小郎君並未發表意見,只是欣賞道:“林二娘的字寫得好,娟秀豁達,很有一番風骨。文采也俱佳,字字鉆心,抓人肺腑,想來應該是個頗有才情的小娘子。”

他身後的老媼不屑道:“依老嫗之見,這兩人倒是天生一對!”

此話引起眾人好奇,紛紛笑問:“這位阿姥何出此言?”

老媼道:“韓家三郎名門望族,家教不嚴,才寵出個連妓子都看得上的混賬東西。林家二娘貪慕權貴,才願伏低做小三年,若真有骨氣,早就鬧起了和離,又豈會容忍韓三郎作踐至此?”

聽她一說,好像還真有點道理的樣子。

老媼繼續做總結,“此二人無異於貓鼠一窩,誰都不省油,這樣的人才,就應該捆在一塊兒,別放出去禍害他人!”

眾人哄堂失笑。

在這個太平盛世,豪門世家的後宅私事總能吸引人們關注。

才短短半日,思過書就成為了市井百姓們的最新談資,吸引了一撥又一撥人過來圍觀評論,熱度如瘟疫般恣意蔓延。

大陳朝雖對女子包容,但也有諸多束縛,林秋曼的《下堂婦思過書》無疑是驚人之作。

圍觀群眾不嫌事大,紛紛揣測林韓二人接下來又將如何,就跟看懸疑劇似的,引得人好奇不已。

最初思過書是在市井中流傳,而後又傳到了高門大戶,甚至連皇親國戚都津津樂道起來,就林韓二人各執一詞,引發一波爭論不休。

而始作俑者林秋曼卻是不急不躁,一身春衫立在窗前,冷眼看海棠院裏的幽幽初春,等候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