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劇中劇預警)大太監路……(第4/4頁)

路雙安還是笑得一臉開心,“小人就是秋後的螞蚱,不求能長長久久地蹦跶,只求在我還能蹦跶的時候,能蹦個痛快,蹦得有尊嚴!

“小人謝陛下成全。”

路雙安的確沒能“蹦跶”太久。

西朝冗官太多,貪腐成性,誤了大事。

北邊六皇子帶領的軍隊節節勝利,東邊的防線卻因為官員貪生怕死,讓東朝霍開了個口子,東朝大軍因此西進。

皇城危在旦夕。

老皇帝、皇子們和剩下的大臣們都逃了。

是路雙安留著守住了都城,以路掌印一貫的壞名聲震住了守城的軍士們,讓很多屍位素餐的人不得不拼命。

靠著這樣的威懾,路雙安和他的“爪牙”太監黨們,轟轟烈烈地戰了一場,多撐了三天。

六皇子帶兵趕來,看到的是身負重傷的路雙安。

他快死了。

六皇子沉默了。

路雙安撐了最後一口氣,道:“六皇子,求您個事。”

“你說。”

“太監難做。我死了,那群人,估計得把賬,算到,我兄弟們頭上。我兄弟們,護城有功,求您,讓他們,活成個人樣……”

身後的太監們哭成一團,連同好些守城的軍士們也紅了眼眶。

六皇子道:“好。”

路雙安笑了,“哎……路公公,風光半生,到死了,還能混個,為國捐軀……

“沒白活,挺好。”

影片的結局,是六皇子登基為帝後,坐在金鑾殿上,聽著老臣們就著要不要給路雙安身後名吵得不可開交。

六皇子卻在朝上走了神。

他將事情都調查清楚了,路雙悅是半途扮的路雙安。

除了他身邊人,竟然沒一個人看出來。

即便是他,也是偶然間才知道的。

路雙安不論是好是歹,這個名字代表的人到底活得轟轟烈烈。

可路雙悅……

六皇子坐在金鑾殿上,嘆息一聲。

影片就在這聲嘆息聲中,戛然而止。

觀眾們大多數是紅著眼眶走出電影院的。

《千千歲》講了一個不算太有新意的故事,以“壞人”的身份講了一個有血性的人的故事,反差運用得十分徹底。

它成功就成功在把那個“度”把握得很微妙,讓觀眾能完全沉浸其中。

你看不出刻意套路的痕跡,只覺得一切都恰到好處,很符合人設和邏輯。

影片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人。

尤其是路雙安和路雙悅。

路雙安雖然早早地退場了,可路雙悅扮演他扮演得十分成功,演出了退場的路雙安的形象。

但兄妹倆還是有區別的。

路雙悅因為她哥哥的原因,在對待太監們的態度上更加柔軟。

她庇護了如他哥哥一樣不幸的大大小小的太監們。

如果說路雙安是以狠讓人不敢冒犯,讓同為太監的人感到十分解氣因此追隨他的話,到了路雙悅這裏就多了幾分柔,也讓太監們因此對她多了幾分敬。

這才是路雙悅行走宮廷,身份至始至終都沒被拆穿的原因。

六皇子那邊的的確是個意外。

路雙悅還“以權謀私”,幫了很多身世不幸的女孩子。

這是兩個不同卻又很像的兄妹倆。

他們都是想以卑賤甚至有缺的身份,活出精彩姿態的人。

他們想當一個有尊嚴的人,即便這個“當人”的時間可能很短。

這種幾乎是燃燒著自己的生命追求尊嚴的性格,才是路雙安和路雙悅這兩個人身上最大的閃光點。

電影上映期間,熱搜上隨處可見《千千歲》相關的話題。

有人討論劇情,有人討論人設,有人談論演技,有人論起這個所謂的金白星最佳影片是不是實至名歸……

溫澈的話題度也不減。

她在電影中的形象,的確與她以往的都不一樣。

路雙安雖然有閃光點,但他真不算是個普遍意義上的好人。

影片的前半段過分壓抑,溫澈要是沒收住,觀眾可能等不來路雙安的高光時刻,就被他氣走了。

但她穩住了那個度。偶爾眼神一轉,陰狠中帶著幾分回轉的余地,總讓人覺得她這麽做是事出有因。

那種底層人想要求尊嚴的感覺捏得格外準,讓人忍不住看著看著就共了情。

——

網上關於《千千歲》的討論,並沒有影響現實中的溫澈。

她從淩晨兩點一直忙到了天大亮,終於如釋重負地往椅背後一靠,大聲道:“我成功了!”

還是那個桃花妖化形的世界,她試著把世界封閉起來,並且成功了!

溫澈幾乎是搓著手等著數據載入。

等數據載入完成後,她迫不及待地再次重臨那個世界。

簡澤謙緊跟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