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文化認同感是一個人的根……(第3/3頁)

溫澈一嘆,“他怕我成為一個沒有根底的人。”

台下一時靜悄悄的。

溫澈繼續道:“我之前在網上看過一點關於我的調侃之言。說我有十年書法功底,有十年武術功底,問我怎麽會這麽多東西,又上哪兒學的這些……

“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有一個文化功底還不錯,並且處於半退休狀態、還十分關注小輩成長的爺爺,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我是我爺爺親手教大的。他很喜歡舊學,所以我從小的啟蒙書不是別的,而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上個世紀的東西?但我就是這麽長大的。別人在外面玩得開心的時候,我可能在背《論語》,背《孟子》,背《資治通鑒》……

“我不止學書法,還得學國畫,學圍棋,學古箏……

台下的人忍不住發出驚嘆聲。

這聽起來也太不可思議了。

溫澈看著台下觀眾的神情,笑道:“哎呀,我這麽說是不是顯得很顯擺?讓我爺爺知道又該說我不夠穩重,性情還養得不到位了。

“其實就是聽起來誇張而已,我都只學了個皮毛,還是吃不了苦啊。

“再說小時候哪裏懂那麽多呢?就知道自己玩的時間被壓縮了,性子一起來就跟我爺爺鬧別扭,說不想學了,說太辛苦了。

“每當這時候,我爺爺就十分惆悵。在他看來,我學的這些都是以前讀書人的標配。以前隨便一個讀書人都能做到的事,怎麽到我這裏就喊苦了?還是太過嬌氣……

“再大一點,我就明白我爺爺為什麽這麽堅持了。

“人越是缺少什麽,就越是追求什麽。我爺爺背井離鄉大半個世紀,始終不敢忘了自己的根底。

“他怕我也成了一個沒有根底的人,所以一直在用他的方式,想為我搭建一個傳統文化環境……

“至少從現在來看,他應該是做到了。我雖然在國外長大,卻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缺了什麽。我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來處在哪裏。

“何謂文化認同感呢?就是你受的教育和文化賦予你的一種自我認知。它會清晰地告訴你,你跟誰同源,你應該回到哪裏,你又應該追求怎樣的價值……

“無論你走到哪裏,這樣的認同感會指引著你,找到回家的路……”

“謝謝!”

溫澈在台上站定,鞠躬謝幕。

台下掌聲如鳴,經久不息。

很多人都跟溫澈共情了。她的演說能力實在太強了,明明也不是多麽煽情的風格,卻十分能觸動人心,由不得人不信服。

但還是有穩得住的人的。

經紀人提問環節,方少儀言笑晏晏地問她:“溫澈,你現在16歲,我想請問你,你在自我認知上是中國人,那麽你真正的國籍呢?”

這個問題有些尖銳。

假如在法律上你還是中國人,那麽你的一腔剖白就十分令人感動。可假如你本身已經不是中國人了,那說再多文化認同感也有點站不住腳。

怕不是惡意炒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