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心動 他好像對謝音晚動心了…………(第2/3頁)

只要對方後院失火,疲於應對,再與之談判,就不會像現在這麽被動了。

但事情的關鍵在於,蕭煜派出去聯絡耶勒可汗的人遲遲未歸,而那邊穆罕爾王正催著簽國書,要求盡早完成三郡文書的移交。

蕭煜的想法是好的,若是運作得好,可以保住三郡,使大周疆土完整,免受國恥。

可問題在於,蕭煜在朝中還沒有到一家獨大的地步,謝家時時刻刻都在盯著他,找到機會恨不得立刻咬死他。

事情若再拖延下去,萬一這期間邊疆生變,或是被謝家知道人為做出來些變亂,再在朝堂上向蕭煜發難,就算咬不死他,也足以使他元氣大傷。

也正是因為此,不光朝臣不同意蕭煜的想法,連他自己的心腹幕僚也嚴加反對。也就是說,只有他自己堅持大周疆土不可分割,旁人一概反對。

韋春則嘆道:“多少年了,大家不都這樣過日子嗎?偏淮王殿下一出山就要變天,他可真是如長輩們說得那般,自小被先帝慣壞了,任性得很。”

音晚耐著性子聽完,裝作為難地忖度了一番,道:“韋大人所言不錯,我心中有了計量,此事不能這般放著,得盡快解決。”

韋春則當即殷切道:“王妃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遣人來說,我無不可為。”

音晚敷衍著他,好容易將他送走,立即回了寢殿。

她左思右想,實在想不出什麽好法子,正唉聲嘆氣之際,驀然想起了早晨在熏華殿外遇見烏術裏的場景,隨口問了句:“那熏華殿關得嚴實,不許人進,裏頭到底有什麽玄機?”

榮姑姑回說:“王妃年輕,怕是不知這一段往事。熏華殿是先帝寵妃蘇惠妃住過的地方,那惠妃就是被燒死在熏華殿的,後來殿中總是鬧鬼,先帝為安其靈,命人放了一座南海玉佛在裏頭。更是將殿門封死,不許人再進。”

南海玉佛。

音晚依稀覺得這名字很耳熟,好像是父親給她講過那些異族傳說裏出現過的。她蒙著被子躺在榻上想了許久,終於被她想出來。

她暗中指使宮女去探聽烏術裏的來歷。

這幾日議政殿那邊總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卻越發神秘,輕易不會透出什麽消息。

也幸虧是在驪山,幸虧父親去了渭南,不然,謝家早該知道這些事了。

音晚猛地反應過來,又或者並不是巧合,而是蕭煜有意為之。

他將謝家最有機謀的父親支走,又選了驪山行宮做為議和地點,分明是布下了一個局,不求謝家不知,只求謝家知道得越晚越好。

她感嘆蕭煜此人城府幽深之際,去打聽烏術裏來歷的宮女給她回信了。

果真如她所想。

那她就可以去見蕭煜了。

她走進議政殿時,其實殿中已經安靜下來了,但那日見過的魁梧大漢像是實在憋不住,想向蕭煜說些什麽,被他身邊的文秀書生用胳臂肘拐了一下,又咽了回去,十分不情願地向音晚揖禮。

那眼神如含著針芒,恨不得將音晚戳成篩子。

這也難怪,天下苦謝久矣,更何況,若沒猜錯,他們便是父親口中昭徳太子的舊部。

既是昭徳太子的舊部,恨她還不應當嗎?

音晚不說話,只靜靜看向蕭煜,蕭煜讓那兩人退下,道:“缺衣裳少吃食了去找榮姑姑,宮女怠慢去找榮姑姑,她會教訓的。”

音晚道:“我有辦法。”

“什麽?”

“我有辦法可以拖延幾日,等著你派去突厥聯絡耶勒可汗的人回來再議和。”

蕭煜盯著她看了一會兒,道:“本王一直認為,閹人和女人都得離朝政遠遠的。所以,你應該回去了,去繡花剪花枝,那才是你該做的事。”

音晚咬住下唇,氣得當即轉身就要走,走了幾步又退回來,怒道:“我回去?現下除了我,還有誰是站在你這邊,理解你,支持你?”

蕭煜道:“那我也不需要一個姓謝的女人來支持我。”他雖然平日裏將架子端得極高,但一和音晚生氣,就會通通都拋開。他大約意識到言語有失,深吸了口氣,盡量讓自己冷靜:“本王現在已經不想再去為難你、欺負你了,你好好的,辦完這件事我們就回去,彼此相安無事不好嗎?”

音晚也竭力讓自己冷靜:“我也希望淮王殿下清醒一點,不要自作多情,以為我是為了你,我也是讀聖賢書長大的,知道家國大義,我是為了三郡百姓。”

她與蕭煜不同,她這十一年在塵世間自由地活著,看遍了世事輪轉,王朝興衰,不由得悲從心來:“你以為現在的大周還是十一年前的大周嗎?現在是昏君當道,奸佞橫興,人人忙著爭權奪利,忙著搜刮民脂民膏,誰會去在乎千裏之外的彈丸疆土?他們都習慣了醉生夢死的安逸生活,認為理所應當如此,誰要是試圖去破壞,試圖讓他們清醒,那就是異類!就是瘋子!就是被寵壞了!就是任性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