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籌備(第3/7頁)

當然不是影帝影後們那個級別的演員,他們比袁七爺更在意咖位。

秦硯約見的都是一些30、40歲,還在tvb等電視劇中攢資歷,沒有上過大銀幕的演員。

不要以為秦硯是個多麽理想主義的人,他希望能夠在這一批電視劇演員中挑選出具有性價比的合作對象。

秦硯原本的計劃是,這些演員經過長年的電視劇訓練,演技已經基本達標。而且因為長期出現在電視劇中,在內地也有相當不錯的知名度,畢竟這些年在大陸音像店最受歡迎的就是tvb的電視劇。

秦硯自知自己的票房號召力肯定不如那些老牌導演,又沒有大牌演員的加入,到時候電影宣傳肯定是個麻煩的問題,他只能試圖借東風。

而且這些演員肯定也想從電視劇轉向電影,價格上遠比同等知名度的演員要低得多。

秦硯預留的演員片酬可不多,他當然要把一分錢當兩分用。

現實再次給了秦硯當頭痛擊,他原本以為這是一個雙贏局面,但和這些港城電視劇演員的相處讓秦硯相當不舒服。

這些人在知道秦硯是來自於內陸的演員導演之後,眼神之中便流露出了明顯的輕視神態。

他們都認為來自於大陸的秦硯,就是一個土包。

更不要說秦硯當時提出的要求需要長時間的在內陸進行拍攝,態度更加敷衍。在他們看來,大陸那就是蠻荒之地,去內陸拍戲怎麽可能比得上在港城舒服。

其實秦硯也可以理解他們的想法,因為這幾年大陸的條件的確比不上港城,但這並不代表秦硯就甘願接受這種看法。

誰都知道人有嫌貧愛富的本能,但是當發現自己的親戚只有一雙勢利眼的時候,依然會對自己的親戚失望。

這個年紀的演員大多出生在港城最繁榮的年代,同時也是被不落國所統治的時代。

他們不像袁七爺一樣對大陸有著深厚的感情,明白何為文化傳承,他們心中只有抵觸與輕視。

偏偏他們又無法拒絕電影的誘惑,也知道秦硯手中的資金。一邊端著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勢,一邊又賞賜的態度向秦硯透露出合作的意願,提出諸多工作時長、合同價格上的要求。

著實讓秦硯惡心了一把。

不只秦硯有這個遭遇,很多大陸演員、導演與港台影視圈合作的時候,都遭遇過各種惡樣的刁難。

所以接觸了幾個中年二線的演員之後,秦硯便放棄了在港城找演員的想法。

與其請這一些大爺回去供著,秦硯還不如自己回去挖掘更多大陸的演員。

但是秦硯自己也有一個小本子,他把這些演員的名字全部記了下來。

既然今天他們不願意和自己合作,不願意去大陸拍戲,那以後也就不要再談合作的事情了。

秦硯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聖人,也不認為自己足夠大度。

對於別人給自己的難堪,有朝一日當然要還回去。

和梁永豐約定好大概的開機時間後,秦硯便立刻回到了大陸,然後繼續選角工作。

這部戲有好幾個比較年輕的角色,其中男主角和女主角當然由謝北楊和奚芊芊擔任。

老實說,秦硯在考慮主角人選的時候,也有猶豫過。因為謝北楊的基礎還是差了一點。在大銀幕上一個人的演技會被赤果果擺放在觀眾面前,接受考核。

但是回到家中的第二天早上,當他看到謝北楊一大早起床,下樓練習發聲的時候,他就拋開所有的猶豫。

不就是基礎差點嘛?我秦硯還調教不出一個好的演員了?

秦硯立刻拿出一個小本子,開始為謝北楊設計特訓。

秦硯還是邀請了當初和自己當初就邀請過的那一位表演系的男生——楊振海。

就是那一位雖然拒絕了自己的合作邀請,但也是唯一一個告訴自己其中原因的男生。

雖然振海也沒有提供多少實質性的幫忙,但有的時候一點點的善意,就足以改變別人與自己的命運。

除此之外還有女二號和幾個戲份相對較多的年輕角色,秦硯在平影和中央戲進行了一個小型的試鏡會。

主要是面向這兩所學校大三、大四同學,秦硯所造成的轟動可一點都不比那些知名導演小。

因為《古宅》在年輕人中間更具影響力,而且有奚芊芊、謝北楊這樣的先例,讓他們對秦硯充滿期待。

整個選角會就是秦硯的一言堂,畢竟這次的電影秦硯沒有接受任何公司的注資,他就是百分之百的出品人。

評選標準也只有兩點,那就是演技與角色貼合度,其他的問題都不在秦硯考慮範圍內。

最後公布名單的時候,的確也在校內引起了不小的風波,不過秦硯完全不在意。在他的電影裏,他就是唯一的主宰。

電影中也有一些重要的配角需要中、老年的演員出演,這件事可把秦硯給忙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