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沙漠種田?這個可以有!(第2/3頁)

有了這種作物,島礁駐軍部隊完全可以自己自主,解決了很大的後勤補給壓力。

不要說吃膩了,這東西煮熟了吃,口感就跟吃飯一樣,沒人會吃飯吃膩了的。

除此之外,巨藻種植技術在西部地區也有重點意義。

西部地區土地貧瘠,糧食產量較低。很多物資全都來自於內地輸血。

幹旱缺水的西部地區,缺的是淡水,鹹水湖卻還不少。

青海湖,碧玉湖,烏倫古湖,納木措,色林措,這是我國境內最大的五座鹹水湖,全都在西部地區。

這些鹹水湖加起來,差不多有兩萬平方公裏。一旦在西部鹹水湖裏種植巨藻,產出高得嚇人。

陸離對自己研究出來的新型巨藻,感到十分滿意。

只不過……西部地區最大的問題不是糧食產出問題,而是沙漠!

我國的沙漠面積有一百七十萬平方公裏,差不多占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

網友們說的,陸教授準備在沙漠裏種田,陸離自然也看到了。

對於沙漠裏種田的說話,陸離其實很想說……臣妾做不到啊!

沙漠裏種田,這個難度太大了。

什麽樣的農作物,能夠在沙漠了種出來?

陸離苦笑著搖了搖頭。

對於網友們的這些說法,陸離感覺到了沉甸甸的份量。這是人們對我的希望。人們希望我能創造奇跡。

沙漠綠化的重大意義就不用多說了。

只可惜,以陸離現在的學識,還根本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即使是全世界最耐旱的植物——胡楊,也達不到要求,根本無法綠化沙漠。

在生命的禁區裏,如何讓生命存活?

陸離一聲長嘆,至少我現在還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就算陸離拼著暴露實力,在大沙漠裏呼風喚雨……呼風喚雨也要講點科學啊!水蒸氣都稀少,還呼風喚雨個屁啊!

當然,這還是境界不夠。

如果陸離強得逆天,直接從海洋上空把水氣收攝,拖到西北沙漠降雨,那就什麽問題都解決了。

科學搞不定就用玄學!

陸離笑著搖了搖頭,那還不如直接來個靈氣復蘇……咦?等等!

從靈氣復蘇上,陸離突然生出了一絲靈感。

當初,在武俠劇情裏的時候,陸離對“靈根基因”研究得十分透徹。

靈根基因,本質上就是一種類似於光合作用的植物性基因,還是溫婉妹子一次意外,才讓陸離發現了這種基因的存在。

如果……如果在植物上弄出這種基因,吸收光輻射就能生產光合蛋白,生成養分,豈不是可以大幅提高沙漠植物的生存能力?

靈根基因本身就是一種類似光合作用的基因,完全可以在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基因上進行編輯修改。

反正植物沒人權,隨便怎麽折騰都沒問題。那就試試吧!

想到這裏,陸離念頭一動,打開了虛擬實驗室。

“虛擬沙漠環境!”

一聲令下,虛擬實驗室裏顯出了莽莽戈壁,瀚海沙丘。

“虛擬沙漠植物。”

下一刻,在莽莽戈壁上,瀚海沙丘邊,長出了各種各樣的耐旱沙漠植物。

胡楊、蒙古韭、駱駝刺、羅布麻、沙棗、河西菊、四翅濱藜、梭梭、裸果木、仙人掌……足足幾十種沙漠植物。

陸離取了一截胡楊的枝條,又把基因實驗室虛擬了出來。

坐在實驗台前,陸離伸手觸摸著胡楊的枝條,意識深入枝條內部,進入微觀狀態,解析胡楊的基因信息。

找到了胡楊的光合作用基因之後,陸離取了一顆胡楊種子,安裝在試驗台上,準備做基因編輯實驗。

靈根基因的樣本,自然就只能從陸離自己身上取了。

虛擬出一滴陸離自己的血液,在基因實驗台上提取出靈根基因的片段,陸離又用基因編輯技術,把這一段靈根基因片段,結合到胡楊種子的基因中。

在這個步驟上,陸離想了兩種方案。第一種,用靈根基因直接取代胡楊的光合作用基因。第二種,將靈根基因和光合作用基因串聯。

很快,陸離把兩種方案進行基因編輯的胡楊種子,全都做了出來。

拿起兩顆種子,陸離走進了虛擬出來的沙漠環境中,隨便找了個地方,將兩顆種子丟在沙漠裏。

沒澆水!直接讓種子被太陽暴曬。

有靈根基因了,可以直接吸收光輻射生成光合蛋白,轉化為養分,不需要水也能長出來吧?

事實上……不能!

在虛擬實驗室裏加速的虛擬時間流逝中,兩顆基因編輯後的胡楊種子,完全沒有絲毫生根發芽的跡象。

好吧,到底還是不能逆天!

種子發芽需要有陽光的照射,需要呼吸氧氣,需要吸收水分,還要給它提供一定的溫度。這是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