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陸教授不務正業(第2/3頁)

“確實!你們這些搞理論研究的,為什麽看不起應用科學研究?這是材料學上的重大突破,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並不是看不起應用科學研究,更不是看不起材料學研究,而是……陸教授這種頂尖科學家,去研究材料學,就跟頂級大廚去烤面包一樣,感覺有點怪怪的。”

“哈哈!你這麽一說,我也深有同感了。”

在國際科學界,陸離發布的新材料研究成果,並沒有像之前的研究成果那麽引起轟動。

比起引領時代,開創未來的前沿科技研究,這種具體應用方面的某種材料的研究成果,影響力自然就要差了一些。

但是……在材料學和工程學上,陸離的新材料仍然引起了震動。

超級耐高溫材料,在很多需要在高溫環境工作的設備上,擁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比如,飛機發動機!

眾所周知,我國的飛機一直存在“心臟病”的問題。就算是最先進的殲20隱身殲擊機,也存在發動機短板。

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之所以存在發動機短板,關鍵就是材料。

渦扇發動機的工作環境十分惡劣,高溫、高壓、高沖擊,這就需要耐高溫性能和屈服強度極高的材料。

在這個問題上,老毛子的技術都不過關。雖然功率上去了,但是,發動機使用壽命卻只有鷹醬發動機的三分之一。

現在,陸離研究出了一種全新的耐高溫,高強度的金屬材料,必然會給華國航空發動機技術帶來一次巨大的飛躍。

所以……太平洋對岸的某些人,對陸離的新材料就有些不太喜歡了。

別人不喜歡,咱們自己可就高興慘了!

中科院材料研究所。

接到內部網轉來的技術資料,材料研究所的院士們一個個兩眼放光。

“耐五千度高溫?屈服強度是鋼鐵的十倍?竟然還有這種材料?”

“陸教授不是基因生物科學家嗎?怎麽搞起材料研究了?而且還能研究出這麽強悍的材料,太驚人了!”

“趕快驗證!趕快驗證!一組負責重復陸教授的實驗,制備新材料。二組負責對陸教授提供的樣品進行性能檢測。”

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的院士們,紛紛帶著各自的實驗助手和學生,對陸離的新材料技術進行驗證和檢測。

不久之後,兩個組都完成了技術驗證。

“重復實驗完成,順利制備出新型材料!”

“樣品檢測數據無誤,所有性能指標完全相符。”

“技術驗證通過!”

材料研究所的院士們,一個個又驚又喜。

太好了!太好了!

有這種耐高溫,高強度的材料,我們的航空發動機再也不存在短板了。

除此之外,在其他需要耐高溫的環境下,這種新材料同樣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的驗證結論,很快就上報到了國家科委,也迅速報到了軍方裝備部,航空工業部,航天工業部……

不到半個小時,航天航空相關的企業和研究所,都接到了新材料的性能指標。

“臥槽!耐五千度高溫?強度是鋼鐵的十倍?這種材料在哪?給我來十噸……不,一百噸!”

正因為渦扇十五的研制工作陷入瓶頸,遲遲不能突破而焦頭爛額的某廠大佬,看到這個通報信息之後,頓時又驚又喜。

這樣的一幕,還發生在各個航天航空企業和研究所,都在扯著脖子要材料。

裝備部特種材料制造中心,馬上根據陸離提供的技術資料,組織大批量的新材料生產。

可以預見,無論是飛機、火箭、導彈,還是太空倉,空間站,這種新材料都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

首長也接到了匯報,得知了陸離研究出了一種新材料。

在各方匯報中,對這種新材料的應用,都集中在飛機發動機、火箭發動機,以及航天工程上的應用。

首長微微皺了皺眉頭,總覺得……這個新材料沒那麽簡單。

陸離信心滿滿的說,一年之內實現可控核聚變,總不至於轉身就去研究航天航空發動機材料去了吧?

雖然這種新材料在航天航空上,同樣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但是……比起核聚變的價值就差得太遠了。

“讓他們具體分析一下這個新材料的應用方向,寫詳細一些,目光放長遠一些。”

首長向高秘書吩咐道:“寫好之後,拿給我看。”

“是!”

高秘書連忙領命,著重提示了“寫詳細寫,目光放長遠一些”。

接到這個任務,那邊馬上組織人員,分析討論新材料的應用方向,並且朝未來的應用方向上著重思考。

這根本不是什麽問題,很輕松就寫出了新材料的應用方向,寫得十分詳細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