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科學實驗,解析氣感的本質(第2/3頁)

就連血管都比常人更加粗大,供血能力更強。

這……不科學啊!

鐵砂掌是一門外家功夫,也是一門典型的硬功,就跟後世特種兵經常練習的硬氣功很類似。

鐵砂掌的練法,就是用手掌不停的拍打一袋子鐵砂,插鐵砂,甚至是炒鐵砂。

這種鍛煉方式,按照運動學原理來分析,就跟人體的其他鍛煉方式沒什麽區別,都是損傷原有結構,再生之後變得更強韌。

但是……這種損傷再生的強化,不可能超出人體基因的極限。

如今,這具模擬嚴蘊齊的實驗人體,肌肉密度、骨質密度、皮膚韌性,都已經超出了人體極限。

練武需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來長期練習,而且打破基因極限的效果並不明顯,並不能讓普通人通過練武就變成刀槍不入,飛天遁地的超人。

傳統武術練了十多年,打不過訓練半年的散打運動員,恐怕就跟這個有關系了。

練武要出成果,所需的時間太長了。現代人誰有那個耐性?誰有那個意志?誰能吃這種苦?

但是,這仍然已經證明,練武功是可以打破人體基因極限的。

練武可以打破基因極限,而體育鍛煉去不可以。這裏面的區別是什麽呢?促使練武打破基因極限的因素是什麽呢?

氣感!

陸離想到了,練武跟體育鍛煉的區別在於,體育鍛煉完全從人體解剖學來制定科學的訓練方式。練武則有一些很不科學的“站樁、打坐、練氣”。

所以,在練武打破基因極限的過程中,氣感,或者說氣血,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氣……這東西就有點唯心了,一點都不科學。

“氣”到底是一種物質?一種能量?還是一種精神意識?或者是……生物電信號?

伸手一揮,陸離消去了剛剛解剖的實驗人體,又模擬出了一具全新鮮活的實驗人體。

“虛擬實驗人體打坐練氣。”

陸離讓重新虛擬出來的實驗人體,進行“打坐練氣”,搬運氣血的鍛煉。

然後,陸離在這具打坐練氣的實驗人體上,連接了各種檢測設備,檢測心跳、呼吸、體溫、血液,人體生物電信號……等各種數據。

在實驗人體“搬運氣血”的過程中,檢測設備上明顯看到,腦電波變化十分明顯,人體生物電信號變化也很明顯。

通過實驗數據表明,武術中所說的“內功”,所謂的氣感,所謂的“搬運氣血”,仍然跟人體主觀意識和生物電信號有關。

這跟陸離在大明劇情裏的研究結論完全一致。

放大人體生物電信號,刺激神經節增長,從而使得人體主觀意識傳遞到器官組織層面,甚至是細胞層面,促使人體細胞產生出符合主觀意識所希望的“變異”。

日常生活中,有一種“夫妻相”和“相由心生”的現象。

兩夫妻相處時間長了,慢慢的會有一些長相方面的互相接近。這就是所謂“夫妻相”。

還有一種“相由心生”,有些脾氣暴躁,攻擊性強的人,在長相上就會給人一種“兇悍”的感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人體主觀意識深入器官組織和細胞層面,使得人體出現符合主觀意識的“變異”。

實驗證明,所謂氣感,所謂氣血,同樣是一種人體生物電信號,這是客觀存在的東西。

只不過,絕大多數人體內的生物電信號,全都用在傳遞大腦潛意識下達的各種指令,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上。

只有通過特殊的鍛煉方式,特殊的刺激方式,才能讓這些生物電信號,向人體的細胞傳遞主觀意識下達的指令。

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並不是沒有出現過。

主觀意識說:“我要爆發更大的力量”。人體細胞接受到這個信息,馬上瘋狂爆發。於是,一個中年婦女為了救孩子,掀翻了一輛汽車。

主觀意識,或者說腦電波,足以讓人體細胞,甚至是人體基因,打破自身的極限。

結論已經很明顯了。

練武是對陸離的“科學修仙”很有價值。

只不過……太特麽費時間了。

就跟大明老道士四十年修仙一樣,練武同樣需要漫長的時間,一點點積累,一點點刺激神經節,一點點放大人體生物電信號。

時間太長,這就不符合陸離的要求了。

嚴蘊齊練的是外家拳,李景林練的是內家拳,兩者肯定是有區別的。

或許,從李景林這裏,也能有所發現。

“模擬李景林,虛擬出一具實驗人體,練習金蟬氣。”

一聲令下,虛擬實驗室裏又虛擬出了李景林的實驗人體。

同樣在這具實驗人體上安裝了各種檢測設備,陸離開始觀察李景林身上的生物電信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