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大明中興,嘉靖盛世(第2/3頁)

當然,故意宣揚一下南洋的物產豐富,遍地黃金,也是應有之意了。

三百多艘運輸艦,卸下一車車財寶。連綿不絕的車隊,連續運了三天,才把這些數量大得嚇人的財富送進京城。

京城轟動!萬人空巷!

無數人匯集在戶部衙門外面,看著一車車的金銀財寶送進府庫。

當然,這些財富也少不了嘉靖皇帝那份。

“越國公上繳財物,計:白銀一百二十車,黃金十三車,紫銅三百五十車,精鐵六百三十車,明珠三車,寶石四車,美玉十六車,象牙五車,犀角兩車,珊瑚四車,硨磲五車,香料五十八車,還有南方嘉木……堆滿了內庫木場。”

聽到大太監呂芳念出的數據,嘉靖皇帝瞪大了眼睛。

國庫和內庫……都被越國公給塞滿了?

南洋遍地是黃金?這些金銀財寶,彎腰就能撿到?

“陛下,越國公有密折送上。”

大太監呂芳又遞出了一份陸離送上的密折。

嘉靖接過密折一看,陸離在密折上說,南洋金州島上,有六千萬噸紫銅,四萬噸白銀和六千噸黃金。陸離還注明了一噸就是兩千斤。

另外,各種紫檀、金絲楠木等名貴木材,各種香料,以及海岸邊的珍珠,簡直遍地都是。

嘉靖皇帝一聲臥槽!

南洋竟然這麽有錢?我的!我的!全是我的!

“呂芳,立即派出人手,從東廠和錦衣衛調派人手,馬上去南洋,跟越國公交接,趕快給我挖礦。”

六千萬噸的紫銅,四萬噸白銀,六千噸黃金,有這些東西在手,老子根本不用向國庫要錢了!

……

在嘉靖皇帝被銀子閃花了眼的時候,朝堂各部官員也被銀子閃花了眼。

南洋……太特麽有錢了!

這種聚寶盆一般的地方,怎麽能讓越國公一個人占了?大家都有份!

越國公不是把南洋地圖都送上來了麽?不是說南洋全都是大明的疆土麽?那就……大家一起發財!

張居正趁機提議,在南洋諸島設置州府,派出官員掌控各地。

這條建議馬上得到了朝堂上下的一致認可。

除了官面上的動作之外,私底下的動作就大得多了。

家裏親族有海商的,馬上揚帆出海,在南洋諸島到處跑馬圈地,大肆瓜分南洋的資源。

老百姓們,也對遍地黃金的南洋興趣滿滿,紛紛自帶幹糧搭乘海船,前往南洋各地尋找發財的機會。

一時之間,大明各地無數人湧入南洋,海面上帆影連綿,海島上人影憧憧。

大明朝的南洋大開發,正式拉開了序幕。

陸離立即在南洋各處基地建造了一座鑄幣廠。

蒸汽動力驅動的沖壓機,一壓就是一枚硬幣,速度暴快,而且錢幣十分精美。

錢幣分為銅幣,銀幣和金幣三種。銅幣面值一文,銀幣面值一兩,金幣面值一貫。

錢幣的花紋圖案,陸離卻沒有把嘉靖的頭像弄上去,這是避免一些麻煩,直接用日月交輝的旗幟,配上皇宮城門、萬裏長城之類的圖案,弄出了一套貨幣。

貨幣弄出來之後,陸離直接下令,南洋各地一律使用新式貨幣,金銀不可充當貨幣交易。

隨之出在各地的還有一個新的機構——銀行。

陸離早在建立軍隊之初,就開始普及數學知識。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

如今陸離麾下的二十萬大軍,每個士兵都學過數學,懂得數學計算的。銀行的工作人員,暫時全都用麾下的士兵充任。

在南洋地界,陸離的命令自然沒有人敢違背。不到一個月,中南半島各國,統一了貨幣,全面使用陸離的新式貨幣。

至於南洋諸島……土著原本就沒有貨幣的概念,貨幣主要在來往南洋的明朝人之間流通。至於土著,只要知道這東西能交換物資,他們也一定會接受貨幣的。

為了方便人口流動,陸離又讓張媛建造了一種蒸汽動力的大型客運輪船,用於溝通南洋各地和大明內陸的聯系。

時間走到嘉靖四十二年年底。

幾個月下來,南洋一帶處處熱火朝天,無數抱著發財夢想的大明人,足跡遍布南洋諸島。

朝廷派出的官員也紛紛抵達,正式接管了南洋諸島的管轄權。

陸離沒有絲毫刁難,反而十分配合。除了幾個關鍵節點的軍事基地之外,其他的全都交給了大明官員。

至此,南洋諸島正式納入大明的版圖。

陸離的目光也看向了下一個地方——澳洲和天竺。

爪哇基地,東帝汶基地,再向南就是澳洲大陸。另一條線上,以緬地仰光基地為起點,沿著海岸線進入孟加拉灣,再向西就是天竺。

澳洲沒什麽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