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大明農業現代化建設(第2/3頁)

獲得了“專業養馬技能”的陳安,忍不住朝陸離訴起苦來。

“戰馬太打眼了。先養著,以後慢慢來。”

在冷兵器時代,戰馬也是戰略物資。一個士紳家裏,養幾匹馬是正常的,多了的話……蓄養這麽多戰馬,你想幹嘛?

現在拿出來十匹阿拉伯戰馬,也是用來訓練家丁的,要不然,陸離都還不想拿出這麽多馬呢!

……

處理完種田大禮包的事情之後,陸離又讓老管家從仆役中選了二十個身強體壯的年輕小廝。

這些小廝,就是陸離將來的麾下軍官了。

接下來,陸離每天早晚,領著二十個小廝,在陸家田莊的旱地裏,繞著旱地跑步鍛煉身體。

白天的時間,陸離全部用來讀書。

二月十五,就是華亭縣試的時間了,陸離還要花時間讀書,準備考試。

四書五經這些書籍,陸離自然是早就看過,也能倒背如流,也完全理解這些書中的內容,甚至連八股文都研讀過不少的。

現在要補的課,就是要把這些知識貼合時代,符合時代特征,符合主流思想,並且要結合時事政治。

這些問題都不難解決。

陸家也是書香門第,家裏的藏書很多,各種當代文人的著作也有不少。讀了這些文章,就能領會出時代特征了。

至於時事政治,不是還有個“一起分過贓的好朋友”袁知縣麽?

陸離又給袁知縣送了一幅畫,再次抄了鄭板橋一首詩: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袁知縣看了之後樂不可支,笑道:“我是老竹,子明就是新竹啊!”

“全憑老幹為扶持!”

陸離朝袁知縣拱手一禮。

“回去好好讀書吧!”

袁知縣笑著點了點頭,“過幾天就是縣試了,我還期待你‘十丈龍孫繞鳳池’呢!”

……

二月十五。

華亭縣試正式拉開了帷幕。

前天晚上,陸離就住進了陸家在華亭縣城的宅院。

二十名參加軍訓的家丁,被陸離以長途拉練的名義,讓他們從雲間鄉陸家大宅,一路跑到了華亭縣城。

十五日這天清早,陸離收拾齊整,拿起考籃,跟著一群考生一起,排隊進入考場。

話說,按照科舉等級來說,縣試叫“童試”,通過了縣試的叫“童生”。

所以……這特麽是個小學畢業考試?

低頭看了看自己,陸離心頭的感覺有些古怪。

身為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在明朝卻連小學文憑都沒有?我這個二十幾歲都還沒小學畢業的,有點對不起人啊!

扭頭看了看周圍,竟然還有一大把中年男子,甚至還有幾個須發斑白的老者來參加考試。

好吧,明朝的小學畢業證,真的不容易拿!

排著隊伍進了考場,經過一番搜身之後,陸離領到了號牌,找到了自己的考舍。

這特麽一間巴掌大的小隔間,還是土胚房,到處是灰土和蜘蛛網,能不能稍微修繕一下?

陸離進了隔間之後,先搞了個衛生大掃除,這才捏著鼻子坐了下來。

等到辰時,一聲鑼響,正式開考了。

卷子發下來,陸離撇了一眼,第一頁都是填空題,這叫“帖經”。

翻開卷子,第二頁是簡答題。這叫“墨義”。

最後就是重頭戲——作文題,也就是八股。

陸離翻看了一遍試卷,沒有馬上答題,而是在前方的案板上鋪了一層幹凈的白布,擺好筆墨紙硯,確保不會因為弄臟卷子而導致淘汰。

做好了準備,陸離這才氣定神閑的開始磨墨,準備答題了。

提筆舔墨,陸離在卷面上落筆。以陸離大師級的書法技能,寫明朝科舉考試的楷體字“館閣體”,自然不在話下。

一個個端方四正,圓潤飽滿的館閣體楷書,在陸離筆下躍然而出。

填空題對陸離毫無難度,只需要確保不寫錯別字,不寫成簡體字就行了。

學書法的人,會寫繁體字簡直再正常不過了。不但會寫繁體字,甚至連篆體字,甚至是甲骨文都能寫呢!

填空題很快答完,一眼看過,沒有絲毫錯漏。陸離把填空題卷子揭開,用鎮紙壓在一旁晾幹,開始寫下面的簡答題。

簡答題都是有標準答案的,就是“朱子集注”,也就是朱熹對四書五經的理解。這是標準答案,錯一個字都不行。

所以,這玩意說是簡答題,其實跟填空也沒區別了。

這些“標準答案”早就牢記在心,陸離寫起來也很快,不久之後,簡答題就做完了。

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作文題了。

第一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