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陸少爺回府(第3/3頁)

好在這並不難。

讓侍女去找老管家要了一塊青玉,陸離掏出那把倭寇手中奪過來的短刀,就開始切了起來。

青玉是軟玉,這把短刀的質量還不差,雖然不是專用的玉雕刻刀,也還能湊合著用了。

很快,陸離就雕刻出了一枚印章,印面四個字“華亭陸離”。

華亭就是華亭縣的意思了。

拿起印章,沾上朱砂印泥,在這幅畫卷上蓋了個印鑒,一副作品完成。

陸離又用卷軸將這幅畫裝裱起來,晾幹之後,這才收起卷軸,起身出門。

剛剛走到陸家大院的門口,陸離看到門口停著一輛馬車。

“少爺,我已經準備好車了。”

老管家迎了上來,朝陸離拱了拱手。

“多謝盛伯。”

陸離暗暗贊嘆了一聲,老管家果然周到啊,連馬車都準備好了。

坐上馬上,一個小廝駕著馬車,一路駛向華亭縣城。

然後……陸離差點被顛得腰杆都要斷了。

沒有減震器的年代,坐著就是一路“車震”啊!

幸虧時間不長,不到半個小時,馬車就進城了。

城裏的道路狀況好了很多,青石路面還算平整,沒那麽顛簸了。

片刻之後,馬車停在了縣衙。

陸離揉著腰杆下車,舉步走到了縣衙門口,掏出一塊銀子,遞給了守門的差役,又送上一份名帖,“學生陸離,求見知縣大人。請通報。”

這個“學生”,代表的是身份。敢自稱學生的,都是讀書人。

守門的差役收了錢,自然不會為難,跟陸離說了聲“稍等”,轉身回去匯報了。

後衙,袁知縣聽到差役匯報“陸離求見”,馬上就知道,這是“一起分過贓”的朋友了。

“請他進來!”

伸手接過名帖,袁知縣擺了擺手,打發差役下去了。

有陸離這個名字其實就夠了,這分名帖都用不著看的。只不過……袁知縣一眼就被名帖上的字跡吸引了。

“好字!好字!”

名貼上的字跡,厚重磅礴,形如山嶽,完全是一種全新的字體。

原來這個陸離,竟然有如此才學?

這一刻,袁知縣對陸離的觀感更好了幾分。

片刻之後,陸離走進了後衙。

“學生陸離,拜見知縣大人。”

陸離進門之後,朝袁知縣躬身施禮。

“免禮免禮!”

袁知縣滿臉微笑的朝陸離招呼,“坐!坐!”

等陸離坐下之後,袁知縣又說:“子明今日前來,不知有何要事?”(注:子明是陸離的字。)

“學生做了一幅粗陋之作,想請袁大人指點一二。”

陸離起身,將畫卷遞給了袁知縣。

“哦?”

袁知縣想起名帖上的字跡,頓時眼前一亮,連忙接了過來,“子明的作品,定當好好鑒賞一番才行啊!”

伸手拉開卷軸,看到這幅畫,看到這一行詩,袁知縣渾身一顫。

袁知縣也是讀書人,也是考過進士的,自然眼光不差,哪裏看不出陸離這幅畫中蘊含的超凡技藝?

而且……這首詩……簡直就是本官的真實寫照啊!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寫的不就是本官麽?

如此精湛的畫技,如此深厚的書法造詣,如此優美的詩句,陸離不愧是名門之後,果然才學不凡呐!

這一刻,袁知縣對陸離的好感度,那真是刷到爆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