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大將軍之路,從砍倭寇開始(第3/3頁)

你一個白面書生,見到倭寇不跑就夠奇怪的了,竟然還去殺倭寇?還能殺倭寇?

這也太不正常了吧?哪有這樣的書生?讀書人不都是嘴巴上喊得最兇,遇到事情跑得比誰都快嗎?

“你們是哪裏的百姓?”

陸離也沒有在“殺倭寇”上多說什麽,直接向這個黑鍋底女人詢問,試圖搞清楚現在所處的具體位置。

“這裏是朱涇鄉,我們自然是朱涇的百姓。”

黑鍋底女人連忙回答。

“朱涇鄉?”

陸離皺了皺眉頭,腦海裏不停的回憶。現實中的朱涇是滬上金山區。明朝的時候……應該是華亭縣吧?

所以,這裏是明朝的松江府華亭縣朱涇鄉?

陸離微微點了點頭,“你們這些逃難的人裏面,有沒有裏長糧長之類的人?”

“有的!”

黑鍋底女人連忙點頭,“我們黃家村的裏長,就在裏面。您要找裏長嗎?我帶您去。”

“好!”

陸離點了點頭,跟著這個滿臉黑鍋底的女人,一路走進了山坳,找到了黃家村的裏長。

“老夫黃正祥,忝為朱涇鄉黃家村裏長。”

一身皮裘,滿臉富態的黃正祥裏長,朝陸離拱手施禮,“不知閣下是……?”

“學生陸離,字子明,松江府上海縣人氏,見過村老。”

陸離也朝黃正祥見禮。

這個“子明”自然是胡謅的。易經卦辭有雲:離者明也,為火,為日。這個“子明”,自然很適合當成陸離的“字”。

上海縣人氏……五百年後,我在滬上買了房呢!我也是驕傲的魔都人!(笑)

至於冒充讀書人,這也是沒辦法。

要知道,明朝是有“身份證”的。如果沒有讀書人的身份,你敢到處亂跑?信不信馬上抓你進去坐牢?

“您姓陸?上海縣人氏?”

聽到陸離報出的來歷,黃裏長神情一肅,姿態擺得更低了,“原來是名門之後。儼山公德高望重,我等鄉野之人也曾久仰大名。”

儼山公?這誰呀?

陸離臉上不動聲色,腦子裏卻轉得飛快,不停的思索著儼山公到底是何許人也。

上海縣人,姓陸,明朝的……那就應該是陸深了,後世的陸家嘴就是因陸深而得名。

有了這一條線索,陸離很快就想起了陸深的相關信息。

陸深,字子淵,號儼山,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這就對得上號了!

當初,我還曾戲言,如果翻一下族譜,能跟陸深拉上關系就好了,陸家嘴都是咱們家的。現在……竟然被人誤以為是陸深的後人了。

既然黃裏長說出了陸深的名號,而且還尊稱為“公”,很顯然,現在的時間線應該是嘉靖年間,或者是隆慶年間,肯定還沒到萬歷。

“黃裏長過譽了!”

陸離臉上浮起一抹自矜的微笑,又施了一個禮。

如果能冒充陸深後人的身份,那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