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我們在見證歷史(第2/3頁)

現實中的兩個多月,我在虛擬實驗室裏不知道多了多少次實驗,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這才找準基因片段。

陸離當然不能這麽說,只能說:“可能是運氣好吧?碰巧讓我找準了B細胞基因編輯所需的基因片段。”

運氣……

這個理由太強大了,郭教授竟然無言以對。

科研就是試錯的過程。在這種無限試錯的環節中,運氣才是第一位的。

運氣不好,或許你一年兩年,甚至十幾年,也無法從三十億個堿基對裏找準所需的基因片段。

運氣好的話……或許就像陸離這樣,只要兩個多月,就找到了目標。

所以說,就算是科學家也要講運氣的。

“走!我們馬上進行驗證!”

郭教授沒有在運氣上糾結,連忙起身,舉步走出了辦公室,朝外面忙碌的研究生博士生一聲大吼:“停下手上的工作,馬上到基因實驗室,做個科研成果驗證,快點!”

又是科研成果驗證?

又是陸離的科研成果驗證?

都是苦逼科研狗,我們只能跟著導師混經驗打下手,你卻不斷的出科研成果。

真是……太傷自尊了!

被郭教授驅使的科研狗們,一個個跑得飛起,路過陸離身邊的時候,卻微微低下了頭。

眾人來到基因實驗室,郭教授讓陸離主導實驗,指揮眾多科研狗做實驗。

一群研究生、博士生給陸離打下手,不停的提取B細胞標本,制備轉錄酶,制備剪切蛋白。

陸離坐在試驗台前,各種實驗材料源源不斷的匯集到陸離手中。

打開電子顯微鏡,開啟基因槍,陸離不停的編輯B細胞,一個個標本做下來,連續做了一百多次。

“檢測通過!已獲得基因修改標本。”

當陸離做完一百多次基因修改之後,後面進行檢測的郭教授,已經發現了準確完成基因修改的B細胞標本。

“成功了!B細胞基因編輯技術,驗證成功了!”

旁邊的何教授忍不住歡呼起來。

“恭喜恭喜!”

“陸離,恭喜你!”

實驗室裏響起了一陣掌聲,所有人都對陸離的技術驗證成功表示祝賀。

這次驗證,已經證明陸離的B細胞基因編輯技術是成功的。

至於做了一百多次才準確制備出所需的基因修改標本,這是很正常的。

目前的基因編輯技術,就算找準了所需編輯的基因片段,剪切蛋白和轉錄酶也不可能一次就準確的切中所需的位置,經常會切錯地方。

一百次實驗,能獲得一個基因編輯正確的標本,這還是陸離確定了實驗數據的原因,這個結果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沒有這個實驗數據,還不知道要做多少年的實驗,才能碰巧切中了位置呢!

“B細胞基因編輯技術,已經通過了驗證!”

郭教授也滿臉激動的宣布了結果,然後又說:“接下來要做的,就是CAR-T抗癌技術的驗證了。”

“這個驗證還需要一段時間。”

何教授接過了話頭,扭頭朝陸離笑道:“不過,你的理論研究論文,可以發表了。實驗數據還要保密!”

“明白!”

陸離點了點頭,“抗癌技術的成果驗證,還需要請郭教授這邊安排了。”

“沒問題。”

郭教授答應得毫不猶豫。

……

當天下午,中國醫學雜志社,又收到了一篇來自覆旦大學的論文。

“CAR-T技術中T細胞與B細胞的基因編輯技術應用。”

看到這個標題,《中國醫學》的編輯心頭一緊,應用?難道CAR-T技術已經成熟了?

再看到論文作者……陸離!

又是陸離!

這才幾個月?陸離在CAR-T技術上,已經研究到可以應用的程度了?

編輯也算是半個行內人,自然知道CAR-T技術成熟的重要意義,這就等於是向世人宣告,癌症不再是絕症,癌症已經可以治療了!

這個陸離……真是厲害啊!

心頭暗暗贊嘆了一聲,雜志社編輯毫不猶豫,連忙把陸離這篇論文轉發給了審稿人。

……

“目前,CAR-T技術還不算成熟。”

燕京大學的一間大禮堂裏,腫瘤學專家,協和醫學院教授,王志堅教授,正在上一堂公開課。

“覆旦的青年學著陸離,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仍然未能解決免疫因子風暴的問題。”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或許五年,或許十年,我們一定能攻克癌症這個伴隨著人類基因而存在的頑症。”

“當然,這就需要在座的同學們,認真學習,努力研究了!”

正說著,王志堅教授突然看到,他的助手舉著手機朝他揮手示意,神情似乎有些激動,有帶著幾分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