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快來看,我兒子是科學家(第3/3頁)

然而……萬一癌症穩定下來不會惡化了,患者卻因為一個感冒掛掉了,這上哪說理去?

先做實驗吧!

現實中無法做的人體實驗,在虛擬實驗室裏可以隨意做,根本不用冒任何風險,這就很方便了。

接下來,陸離開始對樹突細胞進行基因編輯。

同樣是用剪切蛋白,剪切樹突細胞的DNA鏈條,屏蔽樹突細胞的“情報能力”!

實驗就是在試錯!

虛擬實驗室的優勢就十分明顯了。

完全沒有消耗,完全不用燒錢,無論代價多高的實驗,都可以敞開來做。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

陸離做了無數次實驗,終於標定了樹突細胞代表情報能力的“基因片段”。

找到了目標之後,操作起來就方便了。

轉錄酶標定基因片段,連同剪切蛋白一起注入樹突細胞,順利制備出了一枚屏蔽了情報能力的樹突細胞。

然後……陸離開始做人體實驗。

將這枚屏蔽了情報能力的樹突細胞,注射進實驗人體,陸離開始觀察實驗人體的反應。

然後……毫無反應。

經過檢驗,陸離發現,注入實驗人體的樹突細胞,沒有分裂,沒有增殖,就是個“安靜的美男子”。

一枚沒有情報能力的樹突細胞,根本對人體毫無影響。

難道需要把人體所有的樹突細胞,全都修改一遍?

人體有六十萬億個細胞,樹突細胞就算不多,也是用億來計算的。這個工作量……等到病人掛了,樹突細胞修改任務還沒完成。

這條路,完全走不通啊!

陸離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果然沒那麽容易搞定。

不對!我的思路錯了!

不想接電話,為什麽會想要把移動聯通折騰倒閉?直接關機不就行了?

於是,陸離把目標放在了另一種免疫細胞上。

B細胞!

如果T細胞是前線部隊,B細胞就是後勤和指揮。

既然無法屏蔽樹突細胞的情報能力,那就讓B細胞關機,接不到樹突細胞的“電話”。

B細胞這個後勤和指揮部,接收不到樹突細胞的信息,自然就不會產生免疫反應,不會釋放免疫因子,會大幅降低人體免疫系統發瘋。

更重要的是,B細胞也跟T細胞一樣,戰役結束之後就會自毀,只會留下極少的數量,保存在淋巴結裏,大部分B細胞都不會在人體長期存在。

所以……修改B細胞才是正確的方向。

想到這裏,陸離馬上開始行動。

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陸離才標定出B細胞接收訊息的基因片段。

基因修改最難的地方就在這裏。人類對基因的了解還是太少了。三十億個堿基對,要想全部解讀出來,需要很漫長的時間。

找出了B細胞接收訊息的基因片段,陸離用剪切蛋白對B細胞的基因進行修改,屏蔽了接收訊息的能力。

終於,一枚基因修改之後的B細胞制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