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青頭

陳教授告訴我們,早在殷商時期,由於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居住在中華大地上的先民,就曾進行過若幹次大規模遷徙,其中一支向南渡海而去後,失其所蹤。

據史書所載,在珊瑚螺旋的海島上曾經有過一個青銅文明高度發達的恨天之國,他們善於使用海底的龍火,與周王朝互有往來,國中有深不見底的洞穴,這個海上之國,很可能就是從中土渡海遷徙而去的恨天氏,但在秦後,對恨天之國的相關記載就徹底沒有了,在大海上神秘的消失了,就如同從未在世間存在過一樣,關於他們的一切都成了解不開的迷,恨天之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迷蹤之國”。

後來有位去西天取經的法印高僧,他取得真經後從海路歸國,將沿途見聞寫成了一部地理奇書《佛國記》,其中就敘述了他在海上聽聞過恨天國遺跡之事,這段記載裏面提到,在高大珊瑚森林密布的海中有一無底巨洞,如果舟船被卷入其中,絕沒有人能再活著回來。

我對陳教授說:“傳說中的這個海上的無底洞,十有八九就是南海的海眼了,確實很象咱們在沙漠裏見到的無底鬼洞,這次我們出海,會想方設法摸摸它的底細。”

陳教授說:“千萬不要因為一時意氣用事,而去冒險進入海眼,裝有秦王照骨鏡的船只,很可能沉沒在了海眼附近陰火潛燃之處,當然這是咱們盡量往好處設想,也不能不做最壞的打算,要是萬一沉船已經落進海眼裏了,那也是天意如此,人力不可強求了。”

隨後陳教授又千叮嚀萬囑咐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秦王照骨鏡兩面都可以照人面目,正面無妨,但千萬不要去看自己在古鏡背面的影子。切記切記,這是出於什麽原因陳教授也無法解釋,總之根據以往所發生的事情來看,這面照骨鏡好象背負著某種詛咒,誰用背面照誰就要倒黴,按理說,這番話不應該從陳教授這種身份的人口中說出,他大概也是出於一番好意。這才不得不給我們做個提醒。

我知道陳教授的話不可不信,也不可盡信,正如他先前曾經說過的話一樣,六合之內,無所不有,愚者驚疑,畏首畏尾,正則為神,非則為鬼,托說雖眾。卻因人知有限。莫能辨其虛實,在這世界上有許多事情,的確難以用常理常識來衡量。那面在古墓中鎮了一千多年死屍的銅鏡,難免會帶有地下的隱晦之氣,對活人有損無益,這也許就如同摸金校尉“雞鳴燈滅不摸金”的規則一樣,既然秦王照骨鏡有這種禁忌,必然事出有因,我們既然無法追究出其中真正的原因,那就盡量別去觸犯為好。

幾天之後,病情最嚴重的明叔總算是恢復了,他帶著我和胖子、大金牙。一行人輕裝簡行,通過他在香港海路的關系,利用走私船幾經周折把我們運到了珊瑚廟,珊瑚廟本是一處無名小島,因島南有觀海斷崖,崖上是一處古珊瑚廟舊址,傳說是當年鄭和下西詳時的古跡,所以海路往來之客都以此廟為地名。

珊瑚廟島四面環海,椰林婆娑。一派南國風光,空氣裏彌漫著一股無法形容的海詳氣息,崖下的漁村幽碧深邃,沒有車馬喧囂之聲,島上還有一處世界罕見的天然奇觀淡水灣,與大海一石之隔,水質卻清冽甘甜,可為航海船只汲取充足的淡水,不僅是放洋出海進入珊瑚螺旋的必經之路,也是海上最後一個補給點。

島內這個數十戶人家的小漁村,生活條件原始落後,漁民們靠海吃海,除了打漁采珠之外,也持在附近海域打撈到的古董舊貨之物出售,沿海的一些古玩商和收藏者常年在這裏收購交易,多種貨幣都可流通,美元最硬,這海島上也不斷有投機的冒險者和打撈隊來碰運氣,時常可以聽到有人收到奇珍異寶的傳聞,久而久之,珊瑚廟島便形成了一個孤懸海上的黑市,伊然是一個化外之國。

此島臨近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美譽的航線,元明時期地沉船尤多,漁民們撈上來的事物也五花八門,有瓷器、兵刃、香料、木料、古幣、造像、充滿了伊斯蘭風情的玻璃器,也有從沉船裏撈出來尚未開封的陳年美酒、還有連我們這些行家都看不出年代款式的古物,甚至有在海灘死人腳上扒下來的名牌爛皮鞋,摸金校尉管古墓裏的寶貝叫“明器”,海裏撈出來的東西也有名詞,在民間行話統稱為“青頭”,青頭交易稱為“接青頭”,只要有華人圈的地方,此類行話全都通行,做這種青頭生意和古玩生意差不多,最重要的是懂行,不懂行就沒人願意做你的生意,怎麽才叫懂行呢?通曉行話明白行規這兩條就是最基本的。

我和大金牙、胖子三人從沒接觸過青頭貨,皆有大開眼界之感,可明叔告訴我們這島上交易的物品,雖然假貨不多,但都沉在海底年代久遠,受到侵蝕和破損的情況非常普遍,要不上大價錢,很難見到品相好的真玩意兒,除非是撞大運趕上了,不過那種機會實在是太少了,有不少專吃這碗飯為生的人天天在這盯著,一旦有漁民打撈到好一點的青頭,馬上就被收走了,你要是運氣不夠,連見都見不到,只能事後去打聽相關的傳聞,吸取經驗教訓為下次機會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