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潘朵拉之盒(第2/4頁)

我身體一離水面,立刻覺得那種鬼氣森森的怨念消失得無影無蹤,當下張大了嘴深深呼吸了幾口空氣,借著蟲軀的晃動,跳落到水面的巖石上,見胖子還牢牢抓著蟲體上的龍鱗青銅甲不放,心中稍覺安穩,對Shirley 楊大喊:“還等什麽!”

Shirley 楊已經把數錠炸藥和導火索組裝完畢,點燃一個後從高處向那巨蟲的頭部擲了過去,並讓胖子趕快離開。胖子一看炸藥扔過來了,哪裏還敢怠慢,看準了地面比較平整的地方,立刻順勢滾了下去。

蟲頭和蟲身之間有許多巨大甲片,還有頭上所罩的黃金面具殘片,Shirley 楊原打算算準了爆炸的時機,對著頭部扔過去。

沒想到成果出人意料,沒了眼睛的巨蟲,哪管來的是什麽,轉頭就咬,正好把炸藥吞進口中。

只聽半空中砰地響了一下,沉悶得像是破了只汽球,黃色的汁液,伴著大團的紅色霧氣,以及無數的細碎肉末,猶如滿天花雨般散開。巨蟲的軀體搖晃了幾下,重重地摔在地上。那一身的龍鱗妖甲與山石撞擊發出的聲音,震得耳膜生疼。

紅色的霧氣從它體內一股股地冒出,但是顏色更加淡了,漸漸消散在空氣之中。透過龍鱗妖甲裸露的地方,可以見到它在鎧甲裏的蟲殼,已經變成了黑色,完全不像初見時鮮紅如火。

我們估計這次它該是死得徹底了,重新把散落的裝備收拾起來,端著槍慢慢靠近了觀看,只見蟲頭幾乎被炸成了喇叭花一樣,還在不停地抖動。

百足之蟲,雖死不僵。不過就算它沒死,也不會再對我們有任何威脅了,爆炸的重創,已經使它體內暫時無法再產生紅色的濃霧了,這種紅霧雖不致命,但卻使它的外殼堅硬,力量也奇大,這他媽的究竟是只什麽怪物?

Shirley 楊說:“可能是種已經滅絕的昆蟲,在史前的世界裏,才有這麽大的蟲子,不過現在還不太好做判斷,咱們再瞧瞧。”

我們順著巨蟲的身體向後走,想看看它從頭到尾究竟有多長,單是這一身龍鱗青銅重甲,就需要多少青銅,不能不令人稱奇。不料走到葫蘆洞山壁的盡頭,發現這只巨蟲沒有尾巴,或者說是它的尾巴已經石化了,與葫蘆洞的紅色巖石成為了一體,根本無法區分哪一部分是蟲軀,哪一部分是石頭。

胖子用槍口在那巨型怪蟲的身體上戳了幾下:“剛才硬如鋼板,子彈都射不穿,現在卻軟得像松毛蟲,似乎還沒死透。我看咱們也甭問青紅皂白,再從它嘴裏塞進些炸藥,把這東西送上西天,也好出一口心中的惡氣。”

Shirley 楊說:“怕沒那麽簡單,憑咱們的裝備,眼下根本不可能徹底殺死它,好在它現在已經沒有威脅了。這大概是只擁有類似於太陽女神螺那種罕見輪狀神經結構的蜮蜋長蟲,除了改變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很難找到殺死它的辦法。”

這種蜮蜋長蟲的祖先可以追溯至幾億年前的寒武紀,無脊椎動物起源之時,當時生物還處在低級的演化階段。蜮蜋長蟲的原生形態,憑借著頑強的生命力,躲過了無數次天翻地覆的物種毀滅,一直存活到距今幾千萬年前的三疊紀,已經逐漸進化成了古往今來體形最龐大的蟲類。

與常見的以中樞神經為主、長有樹狀神經的生物不同,擁有輪狀神經組織,並且具有復合式細胞結構的生物至今為止,世界上只出現過兩種,第一種是距今幾億年前的神秘生物太陽女神螺,人類對它的了解只有一些碎片。輪狀神經組織沒有神經中樞,也就是說這種動物的肉體和神經是分離的,肉體組織壞死後,輪狀神經仍然會繼續存活。而且太陽女神螺是雌雄同體,不需要交配,產生的新生命便會取代死亡的軀體。雖然這種特性限制了它的數量,但是只要生存環境允許,它的輪狀神經與網式細胞結構,就會無休止地在殼中繁衍下去。

蜮蜋長蟲又名“霍氏不死蟲”,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發現其化石的英國生物學家而命名的。這種輪狀神經的奇特生物,介於無脊椎與半脊椎之間,又擁有類似太陽女神螺一樣的保護殼,堅硬的外殼是它體內分泌物所形成的。在自然界裏,它沒有任何天敵,除非能把它整只地吃下,用胃液完全消化,否則只要留下一部分神經網,它依然可以生存下來。它最後的滅絕,正和那些體形龐大的昆蟲一樣,是由於大氣層中氧氣含量的跳樓式改變。

Shirley 楊說:“有一件事非常奇怪,是考古學與生物學之間的重合與沖突。研究古埃及文明的學者,認為在法老王徽章中出現的聖甲蟲,即為天神之蟲,其原形就是蜮蜋長蟲,所以不同意生物學者所提出的,這種巨型硬殼蟲早在三疊紀末期就滅絕的觀點,他們認為至少在古埃及文明的時代,世間還有這種龐大的昆蟲遺留下來,雙方對此始終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