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重述噩夢(第4/7頁)

“五一”前的那個黃昏,陽光也是這樣色彩斑斕,每個人在夕陽的映照下明艷動人。這個黃昏,和我生命裏經過的六千多個黃昏並沒有太多的不同,除了周蕊蕊提的那個看上去很美的建議。

周蕊蕊建議,“五一”期間大家一起去大塘古村遊玩。她有個叔叔在那附近修建了一幢小別墅,水電廚衛全都裝修好了,家電家具一應俱全,整幢別墅古色古香,正好可以作為度假的大本營。以前,就聽周蕊蕊說過,大塘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鎮,依山傍水,風光旖旎,至今還保留著很多明清時的建築群,當地土產的清明酒和東坡肉更是聞名遐邇,風味獨特,享譽久遠。

趙怡婷第一個跳出來響應。她最近和男朋友鬧矛盾,正好借此機會出去散散心,順便對她和男友的關系來個冷處理。張語萱本來就是一個旅遊愛好者,不止一次在寢室說,她此生最大的夢想,是和愛人一起攜手環遊世界,走遍這個世界所有的名勝古跡。

其實,我本來不願意去的。我性格喜靜不喜動,一向就對旅遊有天生的免疫力。但看到她們都這麽積極,我也不好掃興。於是,在那個平常的黃昏,我們決定第二天一起去大塘古村遊玩。當時,我並沒有想到,就這麽一個微不足道的草率的決定,會讓我們墮入萬丈深淵,永不翻身!

從市區坐了兩個多小時的汽車,陽光變得熾熱難耐的時候,我們到達了大塘鎮。和想象中不同的是,大塘鎮的景色並不好。整個鎮的建築群是圍繞著一口池塘興建的,據說這也是大塘鎮名稱的由來。池塘不大,中間還有小片平地,僅有一條狹小的土路與外界相連,頗有些孤島的風味。偶爾,也能從池塘孤島中傳來幾聲悅耳的打鐵聲,卻不甚響亮。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這口池塘的水被嚴重汙染了,顏色深黑,彌漫著一股腐爛的臭味。

吃飯時,我們特意去餐館廚房看了一下,衛生狀況還可以。現在的村民,早就不用塘水了,用的是門前院後的井水,清涼透明。店主是一個很健談的中年人,點菜的時候極力推薦他們的東坡肉和清明酒,並向我們繪聲繪色地述說東坡肉和清明酒的典故。

傳說當年宋朝名士蘇東坡雲遊名山大川,來到大塘,正遇天氣炎熱,就在路旁一棵大樟樹下歇涼,遇見一對老年夫妻抱一病孩,愁容滿面。蘇東坡懂得醫學,仔細察看後斷定其嚴重中暑,順手摘下一把樟樹葉子,搓出水來,讓病孩服用,很快治好了病孩。夫妻倆十分感激,買來豬肉,問先生喜歡做什麽肉吃。當時蘇東坡正在看書,恰恰書中正有“禾草穿身味道香”的詩句,便隨口應道,吃用禾草綁的肉吧。主人回到廚房,把肉切成正方形,疊成厚厚一堆方塊肉,用禾草綁了,加鹽、茴香拌勻,放在鋪有禾草的鍋裏,一次性加足水,用文火燒煮。蘇東坡食了此肉,贊不絕口。第二天一早,蘇東坡寫了“東家盛情難卻,東坡不辭而別”兩句話,用銀錠壓在桌上。夫妻倆看到紙上留言,方知先生就是蘇東坡。從此,人們就把用這種方法做成的肉叫做東坡肉。

很快,店主端上東坡肉,彌漫著一股濃濃的禾草香氣,令人食指大動。仔細一看,卻也只是一塊禾草綁的豬肉,而且還是肥肉居多,冒著油光。用筷子挑開,精肉成條條絲狀,肥肉油而不膩,入口後清香爽口,別有一番風味。我們本來不想多吃,怕太油膩,但那味道實在醇香,吃的時候沒注意,三下兩下就幹掉了一盤。

清明酒也上了一小瓶,說是紅酒,卻和普通紅酒的顏色大不相同。普通紅酒的顏色很淡,半透明。而清明酒的顏色卻是暗紅色的,而且還偏向於黑色,有點渾濁,乍看上去貌不驚人。

店主見我們不以為然,嘿嘿一笑,似乎早已司空見慣。聽他說,唐太宗李世民巡遊到大塘,有人獻清明酒禦用,李世民飲後大加贊賞,親筆賜名“大唐清明酒”。因本地正巧有一口長滿荷葉的大水塘,而“唐”又和“塘”同音,所以,隨著歲月的推移,後來人們又把“大唐”叫成“大塘”,把“大唐清明酒”叫成“大塘清明酒”。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時,途經大塘,在一農戶家喝了清明酒,龍顏大悅,稱贊為“金泉玉液”,並定為貢酒。此酒為民間自釀,不加任何化學添加劑,不但味道醇香,而且有補血養顏、舒筋活血等功效,常飲能延年益壽。

聽店主吹得神乎其神,我們按捺不住好奇心,各自倒了一小杯品嘗。味道卻是出奇地好,不似白酒那麽燒喉,也不似啤酒那麽清爽。這種酒,幽香清甜,濃而不澀,沁人肺腑,味道綿長,喝下去一點都不頭暈,倒不像喝酒,仿佛是在喝一種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