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龍虎山

這次去龍虎山,我是既激動,又隱隱擔憂。激動的是不久就能見到日思夜想的爺爺了,擔憂的是鄧老頭曾說在陰陽大會上絕不會放過我。

雖然師伯張正林與我一道前去,到時又能與爺爺相遇,但是誰又知道鄧老頭會給我玩什麽花樣呢?萬一一個不小心,我怎麽死的或許都不知道。

跟著師伯張正林去龍虎山的路上,我也把柳一手死了的事情講了出來,聽到柳一聽被我給弄死了,張正林竟然沒有怪我,反而還仰天大笑了起來,笑得十分開心,眉飛色舞的說柳一手真是報應不爽,大快人心。

同時,他也說沒想到柳一手竟會栽到我這小輩的手裏,所以拍著我的肩膀,好一陣贊揚,聽得我都快不好意思了。

當然,我也告訴他,當時那個叫鄧金成的老頭也在,不過後來被警察開槍打中逃走了,離開時說在陰陽大會上不會放過我。

張正林眯著眼睛面露殺意,並沒有多說什麽,只是叫我到時候別一個人亂走,只要有他在,鄧老頭要想傷我,也不會那麽容易。

去龍虎山並不遠,在當天下午我們就趕到了,其實陰陽大會的日子是明日,但是因為大家都從四面八方而來,所以均提前一至兩日到來,也正是如此,雖然離陰陽大會還差一日,但是龍虎山上卻是已經到了很多人。

龍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說,《廣信府志·山川篇》謂其為象山山脈之一支,歷台山西行數十裏,折而南,分兩支,環抱狀若龍盤虎踞,故名;《龍虎山志》載雲:“山本名雲錦山,第一代天師於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山名。”。

龍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仙人張巨君主之。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

龍虎山地區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

來到龍虎山的大門,站在大門口的兩個年輕的道士就將我們攔了下來,說陰陽大會期間,信徒暫時不能入內。張正林拿出一個火漆信封遞了過去,那兩個道士面色就變為一臉的敬畏,作揖說見過張先生,同時的恭敬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看到這裏我也明白,看來若沒有大會的邀請函,今日是進不了龍虎山的大門了。

想起那大門口守門的道士露出的諂媚神色,我便是暗自有些好笑與感嘆,看來,在這陰陽行當的江湖中,有一個大名號還真的挺管用啊,不然,這些人也不會在看到邀請函時,便露出那般敬畏的神態了。

龍虎山不愧是道教的聖地,“南張北孔”這話當真不虛,只見這龍虎山的確氣派,這沒有幾百年的積累,是不可能有這般氣勢的。當然,也只有像龍虎山這種數百年的名門才能組積起這種陰陽大會,換別的門派,或許請人家人家都不來。

雖然此時離陰陽大會還有一天時間,不過龍虎山上,依然是一片繁華,人聲鼎沸,而且偶爾還有著一隊隊的道士整齊走過,整齊的步子清脆的響起,猶如晨鐘一般,一看就是練家子,應當是龍虎山的護衛道士。

跟著張正林順著大門往前走,進入天師府,張正林這才緩緩停下,擡頭望著這座出現在眼前,顯得大氣磅礴的建築物。

天師府的建築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獨有建築風格。整個府第由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殿宇、書屋、花園等部分構成。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建築華麗,工藝精致,是一處王府式樣的建築。

張正林對我說,因為我是第一次來,所以得先去登記,也順便去拜見一下龍虎山的張掌教。

張掌教,自然就是龍虎山的掌門人了。想著這麽一個數百年的大門派,能與孔子世家南北齊名的大世家,這掌門人絕非一般人,所以心裏也有些激動,也有些緊張。

跟著張正林進入府門,來到大堂內。

大廳內部,聚著許多人,這些人大都看上去上了些年紀,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滿頭白發,但是卻又精神奕奕,讓你覺得這種老頭絕不是平時見到的那種普通老頭。當然,其中也有幾位年輕人。

似乎是聽到了腳步聲,大家紛紛轉過頭來,目光瞟了一眼我們,接著就有許多人笑臉相迎的迎上前來與張正林打招呼,顯然這些人大都與張正林相熟。

當然,他們對張正林客打著招呼,對我自然是瞟一眼就過去了,畢竟我在陰陽行當還是無名之輩,就連這陰陽大會也是前不久才第一次聽說過,自然沒有人認識我,也不可能會有人看得起我,來跟我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