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隋金喜

夜幕垂落,翔鳳鄉四處燈火輝煌,很多小孩子奔跑在平坦的土路上,彼此嬉笑的鬧著。

這時候一戶院落很大的人家裏,突然走出一個人來,這個人五十多歲,站在院門前不停在“咳咳”的咳嗽著。

這個人叫做隋金喜,是翔鳳鄉的村書記,為人比較樸實,三十多歲的時候被派到這裏,一幹就是二十年的時間。

期間村長更換個幾次,但是他的位置卻屹然不動,用他老婆的話說,他這輩子也就賴死在這兒翔鳳鄉了,是升也升不下去,掉也掉不下來。

事實上他老婆也的確說的沒錯,他這個人比較安逸,有不喜歡阿諛奉承巴結領導那一套,所以每次都是他活幹的最多,但是撈到好處,受到表揚的卻都是別人。

他也不在意這些,因為他覺得只要心裏面問心無愧就好了。

隨著近幾年來翔鳳鄉的旅遊業越做越好,他也面臨著人生可以說是最後一個升遷的機遇,是在這裏養老,還是往上再爬一爬,是他最近一段時間都在頭疼的事情。

不過更讓他頭疼的,還是他那個不學無術,三天兩頭在村子裏惹是生非的兒子。

按說年齡也已經不小了,今年整26歲,三年前在村裏找了個知書達理的姑娘結了婚,但是沒過兩年,就外面有了其他女人,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讓他的老臉都沒處放。

他是打也不聽,罵也不聽,連同幾個狗肉朋友,天天胡吃海喝,不務正業。

家裏的妻子一個人看孩子,經常找到他們老倆口抱怨,不是拿錢給這個女人花,就是和那個女人搞曖昧,每次他聽到兒媳的話都恨不得將他那個不爭氣的兒子給打死。

但是心裏面是這麽想,可虎毒還不食子呢,他最多也就訓斥幾句,但顯然起不到什麽作用。

該玩玩,該喝喝,依舊不務正業,不求上進。

他之前從沒想過找找關系,將他兒子辦進鎮裏面去上班,但是眼看著這小子不務正業,越來越變本加厲,他也終於是落下老臉來,找了當年和自己一起公事過,現如今早已飛黃騰達的“老朋友”吃了頓飯,是又求又保證的,這才將他兒子送進了鎮裏面工作。

倒不是說希望他兒子以後混的怎麽樣,只想著能有點兒正事,別再不學無術就好。

事實上在之前一段時間裏,他都覺得自己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因為他兒子在進入鎮裏上班後,個人作風上明顯有了好轉,以前和他一起吃喝的狗肉朋友,也很多都不聯系了。

一個月回來四五次家,對妻子孩子也相當呵護,不再像以往那般連吼再罵。

盡管他兒媳還是會抱怨,說一個月只能回來四五次不放心,但是他也只能先安慰著,並承諾等孩子大點兒了,就在鎮上買套房子,兩個人直接搬過去。

本以為兒子的事情再不用操心,他可以安心的想想自己的事,但好景不長,就在一周前,他兒子卻突然從鎮裏跑回來,隨後就將自己鎖在了家裏,無論誰去叫都不開門。

他起初還以為是發生了什麽事情,便給鎮裏打電話問了問,結果一問差點兒沒講他氣死,因為他兒子已經把鎮裏的工作辭了。

當時真的是氣的他發瘋,直接找來兩個年輕小夥子撞開了門,隨後他便闖進去想要好好修理修理這個敗類兒子,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兒子竟然自殺了。

這件事直接讓他臥床了好幾天,妻子也因為這件事住了院,兒媳婦帶著孩子回了娘家,整個家都因為兒子的死徹底散了。

除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傷痛之外,最讓他無法理解的,則是他兒子的死亡原因。

盡管有看到他吊在屋頂上,但是經法醫檢驗,他兒子早在上吊前就已經死了,至於死亡的原因則是心臟麻痹,並且看上去也像是驚嚇過度死的。

但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難以解開的謎題,如果他兒子早在上吊前就死了,那麽又是誰將他吊上去呢?

當時屋門是鎖著的,裏面一點兒聲都沒有,除了他兒子再沒有別的人了,根本不可能有人在他兒子死後,在弄成上吊自殺的樣子。

另外,他兒子為什麽會突然辭掉鎮上的工作回來,並且還要將自己鎖在家裏,這也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題。

沒人知道他兒子那幾天去了哪裏,又經歷了什麽。

他有找鎮裏的一個當官的警察,讓他安排人查一查,結果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鎮裏同他兒子公事的那些人,也都說他兒子在離職前都顯得很正常,並沒有看出像是受到刺激,或是精神不正常的樣子。

而今天是他兒子的頭七,他也打算去墓地看看,給他兒子燒點兒紙錢。

拿著一兜子紙錢,有些踉蹌的走去了翔鳳鄉埋死人的墳地,過程中碰到了很多鄉裏鄉親,盡管那些人對於他兒子的突然死亡沒有表露任何一絲同情,但是對他,表面上的尊重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