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入宮(第2/2頁)

道士的墓在過去的考古活動中發現的並不多,甚至是很少,一則道士多半清貧,這種墓葬不會有很多有價值的文物出土;二則便是道士對於風水堪輿很講究,多半會把自己的墓修建的十分隱蔽。

道士的墓和平民的有些不同,跟帝王將相的又更加不同,他們的墓室更多的反應的是道教文化,以追求升仙為主。這不,查文斌需要推開的便是第一道門:陽間門。

天正道歷代掌門的墓葬規格都有記載道:入室有三門,陽、陰、仙。代表著一代掌門從生到死而後成仙的過程,每一道門代表經歷的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穿過三門,意為三界,最終會有一個升仙台停放棺槨。

也有的掌門在坐化後是以火葬的方式,但骨灰一般也由後人采取此等規格入葬。這是早些年他們天正道的規格,到了近代,特別是五代之內,有能力修建這樣墓室的掌門已經沒有了,到了查文斌師傅清風真人這一代就只剩下一口薄皮棺材外加黃土一堆了。

雖然道士歷來講究清修,但是過去,人們信奉這種中國本土宗教。做道士的,除了基本開銷之外,往往能積攢出一筆不菲的香火錢,有的道士甚至入宮做官,官拜三品二品。普通道士開壇做法,保一方平安,當地的鄉紳富豪也都會捐款捐物,信徒們還會出力為其修建這樣規格的墓室,以代表道教香火昌盛,哪是現在道士們的這一副落魄相。

玄沌早年官從四品,完全有能力為自己建造這樣一座墓室,這恐怕也是天正道歷來掌門中最為豪華的一座。

第一道石門是關著的,地上的痕跡顯示這座門在近期就被打開過,查文斌只輕輕一推便入了門。這門裏兩邊都是壁畫,講述一個年輕人戎馬半生而後拜入道教的事跡,壁畫中有一個非常讓查文斌感興趣的畫面是這人跪在地上雙手向天從另外一人手中接了一枚大印,不用說,這枚印便是現在查文斌所用的掌門大印。

第二道石門則是半掩著的,這裏所畫的是十八層地獄中的情形,描述的是墓主人死後在一群陰差的左右擁簇下為那些在地府中苦苦掙紮的惡鬼們開壇做法,替他們超度苦難。

第三道石門則是完全打開的,火折子的亮度不足以照到裏面的升仙台,查文斌深吸一口氣,大步朝裏走了進去,才跨過門檻,手中的火折子便隨即熄滅。

他嘗試著對著火折子多吹幾口氣,每次亮起又馬上熄滅,索性便收了起來,站在那門口說道:“玄沌師尊在上,徒孫查文斌叩拜,今日前來,只為拿回天正道掌門大印,並無心要闖師尊神宮,若是師尊心中還有天正一脈,請放徒孫入宮拿印。”

緩緩地,查文斌手中的火折子再次亮起,他試著往前跨了一步,這一次火沒有熄滅。神功比他想象的要小一點,正中央的位置停放著一只面向自己的石雕巨型烏龜,在那龜背之上,一具沒有上顏色的白皮棺材正對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