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攆爺(第2/2頁)

曾祖父明白,這是傷天害理的事兒幹的太多了,大家都在遭報應。於是,他就叮囑那唯一的兒子,不準再踏入這個行當半步,只是教他一些道家的東西,好讓他這輩多做善事,為他過去所幹的那些事多積德還願。

老頭撒手歸西之後,到了他兒子那輩,也就是阿發的祖父,世道已經變的很亂了,家境也開始逐漸。繼承了父親六分本事的兒子,開始帶著一家老小進行了逃荒的生涯,原本是打算回祖籍句容的,沒想到陰差陽錯到了浙西北落了腳。

從小過慣了大戶人家的日子,經過逃荒之後,徹底成了中下貧農的代表。於是他祖父打算重操舊業,也好振興家道。攆爺算不得上是一個高尚職業,更加可以說是一見不得光的,人人唾棄的職業,那盜墓的就更加越發是了。

我們那一片地方,因為歷史的斷代,所以誰也說不清以前發生過什麽。雖然老林子裏豁然也能見著一些用石頭壘砌的大墳包,但都是找不到主的地兒。墳窩子也算滿道都是,就拿我念書的那個中學來說,光打一個學校地基,全村人挑死人骨頭硬生生挑了半個月。

那些個包包,多是亂葬崗,一層疊著一層,年代也各有不同。在那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這些墳包或者被平成了良田,或者被拆了回家砌墻做豬圈,就我小時候,家裏各種銅錢都是用罐子裝著玩,全都是從那些地方撿來的。

阿發的祖父,眼光不是一般高,小打小鬧的事情他不做。要幹就得幹一票大買賣。有貧民墓的地方,就說明過去這兒人丁興旺,有人就得有大戶人家,就得有做官的,他想要找的就是掏上幾個大墓。

這家夥,不僅懂道,還懂點風水。白天他和其他鄉親們一樣,都上山開荒,其實就是去找地方的。選中了目標,然後黑夜裏再幹起那勾當,自然是得心應手。所以,那陣子,他們家的條件在我們當地算是首屈一指了。因為大家都是逃過來的,誰也不了解誰,不知道的,都以為他們家家底厚實,人人羨慕著呢。

後來就取了老婆,也就是阿發的奶奶。可惜啊,生了阿發他老爹之後,那老婆就撒手人寰了。他爺爺知道,這又是天譴,尋思著家裏也還可以了,不缺啥,不少啥,打算把這兒子給養大也就算了。

於是剩下的那些年裏,那老爺子,沒再動過一個坑。但是他不能閑著,萬一要是有一天家道中落了,總還得給子孫後代留點什麽,於是這老爺子就開始到處踩點,把那些他認為是個好窩子的點全部都給記住了,抄在本子上,算是留給兒孫們的遺產。

如果那個年代有航拍,可能老爺子早發現這個讓他心跳萬分的窩子了。

有道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雖然整日裏在那些林子裏頭以挖草藥為名竄來竄去,可他始終不知道這腳下就踏著一個寶庫,而且是吃人的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