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陰陽兩地的信使(第2/2頁)

故事中的趙某輾轉各地,但凡有所托,必會送達,確實是個不錯的信使。

這場遭遇發生在華陰,金天王正是西嶽華山的山神。“金天王”這個名號,是玄宗時代才有的。故事中,金天王對趙某說的“把它交給蜀地成都的蕭敬之,此事甚秘,怕泄露,所以找你去辦”。聯系到後來蕭敬之的話:“我向金天王求一官,他給辦妥了,故派您傳信”,可以斷定:金天王之所以派來自人間的趙某當信使是為了安全起見。因為他徇以私情,為自己的女婿求官,怕被臣下所知而壞了名聲。

信使的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另外一件令人關心的事情是陳少遊發出的那封書信。這到底是一封什麽樣的書信,為何如此重要和緊急?

如前文所說,陳少遊為人聰明,善於斂財,又長於用財,以此交結權貴,頻獲遷升。舉個例子,唐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66年),陳少遊被任命為桂州刺史,他嫌這個地方太偏僻,欲求在比較近的州郡為官。當時,朝廷負責人事的主腦是宦官董秀。這難不倒陳少遊,他第一時間跑到董家門口堵著。

陳少遊:“您家中有幾口人?每月又花費多少錢?”

董秀:“做這份小差事已久,而眼前物價又高,一個月花費一千多貫錢吧。”

陳少遊:“如此計算,您工資實在支撐不了您的開支!這樣吧,我願以一己之力供您全家之需,每年給您五萬貫錢。現在就給您一半,其余的過幾天補齊。以此過活,又有什麽不好呢?”

董秀大喜。

陳少遊隨即哭泣:“但我就要到南方上任了,此去荒蠻,只恐再不能生還而歸,一睹您的容顏啦!”

董秀臉一紅:“中丞美才,不當遠官,請從容旬日,冀竭蹇分。”這是史上的原話。大意是,您是個人才,怎麽能去偏遠的地方為官?再等些日子,也許會有轉機。錢送到位了,當然有轉機。當時,陳少遊還賄賂了宰相元載之子元仲武。在董秀、元載合力推薦下,沒幾天,朝廷下來新委任狀,叫他擔任安徽境內的宣州刺史。

淮南上任後,陳少遊照樣斂積財寶,累至億萬。值得一提的是,他愛財,但又不吝嗇於財,也就是說舍得花錢,工作中,能把每個位置的人都擺布好,而且辦事幹練,所以在淮南時政績民聲倒也不錯。

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秋十月,被征來去解襄城之圍(被反叛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的軍隊圍困)的甘肅涇原士兵過路長安時因不滿寒微的待遇而發生嘩變,德宗皇帝被迫逃出長安。此時負責朝廷賦稅的度支汴東兩稅使包佶在揚州,手裏掌握著八百萬貫稅款。陳少遊逼迫包佶交出這筆巨資。包佶以秘信呈送德宗,要求將陳少遊治罪,皇帝認為大亂未平,應以安撫為主,將此事壓下來。

後叛亂平息,包佶親自入朝,再次報告陳少遊奪取稅款之事。此時少遊很擔心,就派使者飛速奔至長安,呈上書信說明情況:所取巨款,皆供軍急用;且當時涇原叛軍盤踞長安,事態不明,八百萬貫稅款不宜押解至長安。最後陳少遊逃過一劫。按本故事的記載,“陳少遊鎮淮南時,嘗遣軍卒趙某使京師遺公卿書。將行,誡之曰:“吾有急事,候汝還報。以汝驍健,故使西去,不可少留。計日不至,當死。”如果不出意外,快遞員趙某入京所辦的正是此事。

陳少遊躲過了初一。

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反叛朝廷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在攻擊中原時,聲稱要進兵淮南。陳少遊當時很害怕,遣人給李帶信,極盡恭維之詞。李給陳回復了一封“赦書”。但這封“赦書”後來卻落到朝廷手裏。

再後來,政府軍在平叛行動中繳獲了李希烈的《起居注》,其中有這樣一行字:“某月某日陳少遊上表歸順。”陳少遊聽說後,惶恐不安,最終驚悸而死。但德宗皇帝還算厚道,見其人已死,未追究老賬,並贈太尉之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