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唐軍一夜凍成冰屍(第4/5頁)

唐朝和大食為當時世界上東西兩大帝國。唐朝的觸角往西伸展,大食的觸角往東擴張,火星撞地球的事遲早要發生。

跟王天運當初伐小勃律一樣,高仙芝也組成了聯軍。這也是唐軍在西域征戰的慣例。此次聯軍中除兩萬唐朝騎、步兵外,還有一萬名來自葛邏祿和拔汗那的士兵。拔汗那是西域古國,漢朝時稱大宛,以出“汗血寶馬”著稱。葛邏祿則跟突騎施一樣,是西突厥的一支。但該部狡猾無常,天寶初年才降服於唐朝。

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四月,高仙芝帶著李嗣業、段秀實等大將,率兩萬精銳唐軍又一次從龜茲出發,開始了對大食的遠征。在向西的路上,陸續會合了葛邏祿和拔汗那的人馬。此時,大食帝國的四萬主力軍也在由西向東進行威力搜索。最高統帥是這個帝國呼羅珊地區(統轄今伊朗、阿富汗和土庫曼斯坦的一部分)的總督艾布,實際指揮官是一名叫齊雅德的將軍。

歷史上,大食帝國分白衣大食和黑衣大食兩個王朝。

最初建立的是白衣大食,又稱伍麥葉王朝。後來,強人阿拔斯以呼羅珊地區為基地,發起反對伍麥葉王朝的戰爭,在一年前也就是公元750年春攻陷大馬士革,建立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這是一個更加強盛的帝國,當時絲綢之路上的很多王國都已臣服。

高仙芝的三萬聯軍和齊雅德的四萬軍隊,一個由東向西,一個由西向東行進,三個月後也就是七月時遭遇於怛羅斯(現哈薩克斯坦的塔拉茲,以前稱江布爾)。

這次遭遇是劃時代的。

此時怛羅斯城已被大食軍隊控制。對這個地方,久經陣仗的唐朝安西軍團的士兵並不陌生。

那是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前面提到的突騎施發生內亂,叛軍盤踞兩個地方對抗唐軍,一個地方是我們熟悉的碎葉城(傳說中李白出生的地方,今俄羅斯托克馬克),另一個地方就是怛羅斯。唐軍攻克碎葉城後,時為大將的夫蒙靈察分遣一部兵力長途奔襲怛羅斯,克城擒王。隨後,突騎施在唐朝的支持下,一直跟大食帝國作戰。

當高仙芝的安西軍團抵達怛羅斯時,大食帝國也組建了一支聯軍,除四萬阿拉伯騎兵外,還糾集了六萬屬國的部隊,一共十萬人攔截唐軍。也就是說,在怛羅斯,是一場三萬打十萬的會戰。

在人數上,高仙芝不占優勢。但他手下的唐軍尤其是作為主力的兩萬漢家子弟,每個人都身經百戰(“漢兵大呼一當百,虜騎相看哭且愁”),他們以騎兵為主,輔以重步兵和弓弩兵。唐騎配備的武器是馬槊與橫刀。橫刀身狹直如劍,長柄,可雙手握,後為日本人所改造,成為日本刀;重步兵使用陌刀,這種刀兩面帶刃、雙手使用的長柄戰刀。陌刀的柄與刃的比例大約是二比三。刀刃的寬窄一如日本刀,但並不彎曲,而如長劍一般直,又稱“斷馬劍”,是專門對付騎兵的。盛唐軍隊在西域征戰,面對遊牧民族的騎兵,陌刀發揮了巨大作用。

對陣時,唐軍的戰術是,陌刀兵在最前,後面是弓弩兵,再後面才是騎兵。第一波先是弓弩兵和陌刀兵決殺。第二波,則是雙方騎兵的對沖。此時,高仙芝每每仿效太宗李世民,身先士卒,必單騎沖在最前面,這也是他的軍團在西域無往不勝的原因之一。

在怛羅斯,這樣的場面再次出現:

高仙芝揮刀突擊,身後一左一右,是李嗣業和段秀實。悍將李嗣業最善使陌刀,勇猛到什麽程度呢?“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可以想象那血肉橫飛的場景。當初仙芝攻小勃律,在連雲堡一戰,嗣業以一口陌刀殺敵無算,擋者立死。在他們身後,是烏雲一般席卷而來的唐騎。

這場景多少年後依舊令人心神激蕩。

在怛羅斯,唐軍和大食軍整整廝殺了五晝夜。

第一天激戰中,精神強悍、勇猛頑強且經驗豐富的唐軍,在力戰之後取得優勢,當日斬殺大食聯軍三千人。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尤其是在廣闊大草原上列陣對決,其殘酷性是後人難以想象的。

怛羅斯,成為八世紀中期的“血肉磨坊”。

對陣到第四天,唐軍已擊滅大食聯軍近兩萬人。當然,他們也付出巨大的代價。因為阿拉伯騎兵亦是當時最強悍的騎兵之一,盾牌之外,人手一把鋒利的大馬士革彎刀。四天下來,唐軍也有六千人戰死。

當兩軍廝殺到第五天,入夜後,一個天不佑唐的消息傳到高仙芝耳朵裏。

軍中的葛邏祿籍士兵叛變了!數千人從唐軍身後兜殺過來。此時,正面的大食軍隊拿出全部騎兵,在大將齊雅德率領下發起反擊。瞬間,唐軍處於兩面夾擊中。古時作戰,不怕正面強攻,就怕兩面夾擊。因為這對士兵心理的沖擊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