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9章 沒捂住

所謂拉線同心結,這其實根本不是出現在中原的一種法子,而且,它也只存在於傳說中,事實上誰也沒有見過!

若說這東西的起源,怕是又得追溯到西漢年間了。

西漢年間,絲綢之路開辟,中原地區盛產的絲綢布匹遠銷西域,甚至有一些厲害的行腳商人都已經走到了歐洲,進入了古羅馬的境內,在這個過程中,咱們國家的絲綢可以說是名揚海內外。

出名的東西,就會被山寨,就會被模仿!

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不光咱們國家有這種現象,國外也有,不光現在有,古代也是有的!

既然絲綢那麽好,當時有一些國家就在想,為什麽我們就制作不出來呢?!

哎,於是,有了渴望就有了動力了!

當時西域三十六國裏面有這樣一個國家,名字叫做烏貪訾,這個國家的大概位置應該是在咱們現在的烏魯木齊西北部分,當時他們就是率先開始模仿漢代絲綢工藝的,可惜,當時他們不得其法,最開始的時候……竟然是在用打結這種方式來制造絲綢的!!

其實會出現這麽奇葩的方法,也是有一些時代因素的。

那個時期的絲綢沒有現在這麽細膩,除非是一些上等貨色,尋常的東西其實還是比較粗糙的,因為工藝的原因,織造出來以後比較薄,就像咱們現在的亞麻布一樣,中間的孔隙是比較大的!而那些遠銷海外的絲綢布匹,基本上不可能有什麽格外好的東西,除非是公主出嫁和親,或許才會帶出去那麽好的,一般行腳商人帶出去的都是最粗糙的,節約成本嘛,反正最次的在別的國家看來也非常好了,而且那個時候物質資源短缺,好東西都是皇室的貢品,哪裏能輪到外人?一般的行腳商人也搞不到那麽好的。這就造成,最後賣出去的全是那種比較粗糙的東西,西域人一看那玩意中間孔隙那麽大,還真以為是打結打出來的,於是,烏貪訾這個國家就開始幹這個事情了。

最後的結果是,他們幹了半天,弄出來的布匹扭扭曲曲很難看,但是打結的法子卻出現了無數,甚至演化為了一門民間的藝術,打結的手法也五花八門,千重同心結就是其中一種!

這種結的打法已經失傳了,但是要解開的話,只能在最下面找一個差不多將近一公分左右的線頭,用特殊的手勢,那手勢大概跟個蘭花指差不多,捏著那線頭,然後循著一個心形的軌跡去解才能解開。

這就是千重同心結!

至於這個拉線,其實是一種特殊手法打造的繩子,當時據說在烏鞘嶺一帶,有一種產量特別稀少的黏土,這種黏土遇水就會變成米糊一樣的粘稠液體,在打鐵的時候,如果加入這種黏土,鐵就會軟化,輕輕松松就能拉出一條條鐵絲,而這鐵絲因為有了這種黏土加入,早就已經不是鐵絲了,十分堅韌,折不斷,不會腐朽。

用這種特殊的鐵線打成千重同心結,就叫拉線同心結,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閂門方法,據說在東漢時期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墓葬,用來封鎖墓門,難道了一大片盜墓賊,因為誰也不會解這種千重同心結,只能傻逼著,最後沒辦法從墓頂鉆進去的,被機關整死了不少人!

不過,這也就是個傳說,它到底存不存在,得打個問號。

關於這些全都是記錄在《發丘秘術》裏的,我以前看過,但也沒碰到過,我翻山越嶺倒鬥挖墳的事兒做的不少,本來覺得從理論上來講這種結構的墓門是不存在的,所以當時也就沒把它放在心上,而且這是滿清的寶藏,不算是墓門,誰知道他們會用這種墓門的結構啊?!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我壓根兒就沒往這方面想!

現在一看,得,還真是!

好在,我家那位老祖宗在《發丘秘術》裏面記載過這個,上面也寫著解開千重同心結的法子,我不知道有沒有用,只能硬著頭皮去嘗試,循著那赤鐵門上面的九個環一直往下面找,一直在最後一個環上才找到了鐵線的線頭,然後翹了一蘭花指,撚住了那線頭,看是在半空中劃著心形軌跡。

嘿,別說,還真有用!

只看那線頭越抖越長,用了不到一分鐘,纏繞在最後一個鐵環上面的鐵線就被解開了!

然後,我開始解第八個環。

“有你的!”

張博文一樂,拍了我肩膀一下,又小心翼翼的看了那沉睡的螣蛇一眼,這才壓低聲音挺興奮的跟我說:“看來咱哥幾個這運氣還是不錯,正好會解這種東西,這下可好了,神不知鬼不覺的就能繞過這怪物了,咱們算是安全了!”

我不知道到底張博文倒黴還是老天爺跟他做對,他說什麽不應什麽,不好的偏偏來,就在他剛剛開口說我們安全了的時候,一道詭異的聲音在我們身旁響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