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姑蘇城外寒山寺(第2/3頁)

看到這跟自己一樣的胎記,秦北洋的眼眶濕潤:“俺爹說過,秦氏後代只有兒子才會繼承這種胎記,沒想到你一個女孩子也有。”

九色索性坐在明朝棺槨上說話:“從我很小的時候起,便覺得自己與平常孩子不同。女孩子都愛花兒草兒漂亮衣衫。但我不喜歡這些,我更愛天文地理與數學,每到荒郊野外,看到古墓便特別喜歡,尤其愛看墓碑上的字,一個個念出來,任誰都不能把我拖走。有一回,我跟著常先生與常夫人去中山陵公祭中山先生,路過明孝陵,我獨自闖入陵園,圍繞明太祖朱元璋的寶頂,走了一圈又一圈,仿佛地下有個聲音跟我說話……”

“十多年前,張勛復辟時期,我跟齊遠山從北京南下,也曾路過南京明孝陵,在明樓上住過一宿。那一夜,我有過相同的感覺,好像朱元璋的鬼魂不散……”

“是啊,我們都有相同的感應,就像在這座春秋古墓裏,我媽就感覺不舒服,但我甘之如飴。”九色在墓穴裏走了一圈,“我媽都告訴我了,我剛出生不久,便被姑獲鳥鎮墓獸擄到唐朝永泰公主陵墓中去了。我在古墓裏喝著鹿奶長到八個多月,命中注定是墓匠族的一員。”

秦北洋無言以對,他想就連小九色這顆種子,也是在北極冰海的維京人陵墓中埋下的。這個孩子跟自己一樣,來自於古墓,又必將回到古墓。

但他還是搖頭:“對不起,九色,我不能讓你學習鎮墓獸的技藝。”

“爹,你就眼睜睜看著三千年的技藝和寶藏在自己手裏斷絕?”

“就讓它斷絕吧!皇帝早就沒有了,建造皇陵與鎮墓獸又有何用?難道還要讓我給日本人的傀儡溥儀造陵墓嗎?這是天命與大勢,誰又能抗拒得了?”

九色皺起眉頭說:“可我別的什麽都不想做,只想要跟你一樣,發現地底下的秘密。”

“那你可以學習歷史和考古學啊,完成你媽媽沒能完成的心願,不是很好嗎?”

“我媽媽不就為了把我生下來,才沒能完成北大歷史系的學業嗎。”

“這……那是我的錯……”

“沒有任何人有錯,你沒錯,我媽也沒錯,甚至……遠山叔叔,他也沒錯。”

“遠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從沒怨恨過他。九色,你還會想念他嗎?”

這個問題讓她沉默不語,九色已把秦北洋叫做爸爸,把齊遠山叫做叔叔。失去九色這個女兒,齊遠山悶悶不樂了好些日子。今年以來,齊遠山常住南京,居於政治與軍事中樞,才能有飛黃騰達的機會。有時他會突然來蘇州看望九色,畢竟有多年父女之情。只是九色對他的態度,變得客客氣氣,而不再親密無間了。

忽然,古墓外頭響起悉悉索索的響聲。

秦北洋警覺地提醒一句:“唐刀!”

九色從棺槨底下抽出安祿山的三尺唐刀。這把刀對於小姑娘來說實在太沉,簡直是一根粗壯的鐵棍子。秦九色卻不怯場,鎮定地握著唐刀,藏在棺槨背後。

“北洋!九色!”

墓道口響起歐陽安娜的聲音,一盞馬燈照出她風塵仆仆的容顏。她依然穿著工裝褲,頭戴獵狐帽。

她回來了。

她跨越了九千公裏,穿過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與中國海,帶著秦北洋的救命寶貝回來了。她跟女兒緊緊擁抱,扒在明朝棺槨邊緣,看著活死人般的秦北洋。

“安娜,你找到《秦氏墓匠鑒》正本了?”

“嗯,果然在巴黎聖母院的塔樓上,工匠聯盟第一代大尊者秦晉的棺槨中。”安娜從懷中取出一個鐵匣子,打開便是六百年前的《秦氏墓匠鑒》,“北洋,我還有個更大的發現——不但能讓你延長壽命,還能讓你重新站在大地上奔跑。”

“怎麽說?”

聽到歐陽安娜如此說法,秦北洋非但沒有展顏,反而憂心忡忡,讓他想起小鎮墓獸九色做手術摘除多余的靈石所引起的災禍。

“北洋,從法國回來的路上,我已從頭到尾讀完整本《秦氏墓匠鑒》。你只要按照我說的做,就能一直活下去,總有一天獲得自由。”

“安娜,你要怎麽做?”

“跟我走,我們明天就出發!”

“去哪裏?”

歐陽安娜起身說:“我們先去洛陽,然後去白鹿原。”

“白鹿原?”九色撲倒媽媽身邊,“我可以一起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