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交易(一)(第2/2頁)

“這段歷史我倒是知道,朝鮮開化黨政變三天,就被袁世凱統帥的清朝駐軍鎮壓。”

“嗯,父親流亡日本十年,為了逃避刺客追殺,最遠避居到太平洋上的小笠原群島。父親精通琴棋書畫,他是朝鮮國旗——太極旗的設計者,因為他鉆研太極與周易匪淺。他善畫蘭花,又是朝鮮第一圍棋手,曾在熱海與圍棋世家本因坊秀榮手談十八日,傳為東亞圍棋佳話。我便是在父親流亡期間,出生在小笠原群島。”

中山也是第一次聽說阿海的身世秘密:“阿海哥,怪不得你從小下圍棋便是一流。”

“在我四歲那年,父親被人誘騙到上海。那是我的第一次記事——父親離開的那天,他抱起我親吻,便出門坐上前往上海的輪船。”雖是三十八年前的舊事,阿海說來依然眼眶發熱,“甲午年,公元1894年3月28日,父親在東和旅館遭遇刺客——第一顆子彈打中左頰,第二顆擊中左胸,第三顆子彈命中肩胛骨,父親當場身亡……”

齊遠山情不自禁道:“阿海,你四歲就沒了爹,看來我和中山比你走運一些。”

“刺客在吳淞口被逮捕,上海知縣親自審問,確認刺客是朝鮮人,奉朝鮮國王之名行刺。父親的遺體停放在上海公共租界虹口捕房。日本政府派人來上海交涉,要求將屍體送到日本。但是,清政府將父親的遺體與連同刺客一同用軍艦送回朝鮮。國王下令將父親的遺體千刀萬剮,人頭掛在漢城的交通要沖,肢體傳送到朝鮮八道警戒百姓。”

齊遠山總結一句:“對於政敵的殘酷,古來皆是如此。”

“我想對父親恨之入骨的並非國王,而是金玉均圖謀誅殺的閔妃。女人狠毒起來,絕不亞於男人。不過,父親流亡日本十年,結交日本名流,比如主張脫歐入亞的福澤諭吉。父親慘死之後,日本政界包括黑龍組,都認為他死於上海,屍體又被送還朝鮮,清廷實為幕後策劃者,這是中國對日本的極大侮辱,紛紛主張開戰。不多久,朝鮮爆發東學道之亂,中日兩國同時派兵,終於引爆了甲午戰爭。幸好日本浪人闖入朝鮮王宮,砍死了王後閔妃,也算是為我的父親報了仇。”

“哪怕她後來被追封為明成皇後。”齊遠山回憶了一下歷史,“除了朝鮮國王,你最恨的人,便是滿清皇朝了吧?”

阿海點頭道:“挖掘慈禧太後的陵墓,是我為父報仇的一部分。十五歲那年,我被義父中島浪速送到太白山。從這天起,我只想著復仇。”

齊中山點頭道:“不僅是阿海,還有芳子、脫歡,還有我,都是‘四川道人’送上太白山的,表面上是‘血賦’,其實都是‘木馬’。”

“你們的共同點,便是認賊作父!”

“哥,有個秘密你還不知道,當年中島先生,想要帶走的少年是你!可惜他與你擦肩而過,就把我帶走了。否則的話,太白山上長大的少年就是你。”

齊遠山的後背心一陣發涼:“我恨不得殺死你那所謂的‘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