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屍戀

當灰燼隨蝴蝶飛起

火樹竄出火爐

眾人的耳目

開綻如墳前的菊花

齒牙嚼著

三寸不爛的嘆息

木頭嚼著

七尺已爛的身軀

不堪入目的就要入土

不能入土的只好入夢

1

老金第二天所講的故事,是個特別奇異的故事。

當然,老金講的故事並不是什麽歷史名人、堪輿學家這些高大上的故事,他講的只是一個關於入土的小故事。

有句老話叫作“入土為安”。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人死之後屍體必須有相應的處理,這種處理關系到一個很古老的禮俗——死亡禮俗。

死亡禮俗是人生禮儀中最後一個儀禮。如果用四季來形容人生的話,那麽死亡就相當於一年中的歲末。正如同歲末的節日——年節——一樣,被當成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死亡的禮儀也是很多人一生中最為隆重的禮儀。換句話說,死亡也可能是一個人一生最盛大的節日。

入土為安,其目的就是給逝去的亡靈找個好的去處,活著的人也能安心,心靈上有個寄托。

我們國家有很多種殯葬習俗,可以說每一個民族的殯葬習俗都是不同的,不過多數都是土葬。土葬可不是隨便挖個坑一埋就是,而要講究時辰,講究避忌,講究風水,上到王侯將相,下到平民百姓,稍有講究的人家都會找上一個陰陽先生為自家瞧瞧風水,找個吉穴,以期入土的先人能死得心安,護佑後人。

《青烏先生葬經》中提到:百年幻化,離形歸真。精神入門,骨髓反根。吉氣感應,鬼福及人。就是這個意思。

真正說起來,民間有真材實料的堪輿先生並不多,大多都是借著看風水的由頭,騙取錢財的江湖騙子,所以真正因為先人葬入吉穴而惠及後人的例子並不多。

題外話不多說,老金講的這個故事,其實是從教他磨刀的老師傅那聽來的,故事發生在民國中期,老金的師傅姓孫,我們這裏就稱孫師傅。

下面就是老金講的故事。

2

孫師傅那時候三十出頭,正是人生中的好年華。他走南闖北多年,雖然賺到的錢不多,可是日子過得也不差。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攢夠錢,回到家鄉討一房媳婦,生幾個孩子。

落葉歸根,這是根植於每個炎黃子孫的血液中的執念。

那年孫師傅挑著“鎮金閨”來到一個小縣城,他在那裏竟對一個姑娘一見鐘情。

可惜的是,那姑娘是個死人。

孫師傅見到那姑娘的時候,姑娘的屍體躺在一扇門板之上,由幾個年輕男人擡著,周圍鬧哄哄地圍著不少人,那幾個年輕男人臉上帶著悲憤的神情。

人都有湊熱鬧的心理,孫師傅當時忍不住擠進人群瞧了一眼,於是,一見屍體誤終身。

那姑娘雖然已經死去,可是面容姣好,身段勻稱,神情安詳,躺在門板上,雙手交疊在小腹上,除了那張死人特有的青白臉色,竟像是睡著了一樣。

人的感覺就是這麽奇妙,你可能對一個你不認識、完全不了解的人一見鐘情,也可能對一個死人心生好感。人與人的緣分本應該建立在生的基礎上,如果生死相隔,那緣分仍舊存在,也許只能稱作孽緣了。

孫師傅的腦袋嗡嗡作響,呆愣愣地看著姑娘的屍體。那幾個男人擡著屍體似要到什麽地方去,孫師傅就這麽魂不守舍地跟在後面。

聽著人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他總算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原來,那姑娘竟是殉情而死,說起來也是個挺蕩氣回腸的故事。

姑娘姓何,閨名蘭真,是鎮上大戶何家的三小姐,上下親兄弟和堂兄弟共有五六個,何小姐和鎮上另一個大戶人家姜家的少爺姜松是青梅竹馬,二人感情十分好,本來兩家人暗地裏早有默契,等何蘭真滿十八歲就給二人定親。

可是世上的事計劃不如變化快,就在二人即將定親之際,姜家的生意突然出現了紕漏,如果不采取措施,姜家很可能會破產。

何家是大地主,雖然有錢,但是不懂經商。何小姐每天心急如焚,只盼著能天降奇跡,讓姜家的生意起死回生。

可是天上並沒降下什麽奇跡,倒是給姜家降下來一個姻親。

那戶人家姓朱,朱小姐是省城開百貨的朱家的大小姐。朱家實力強橫,實在不是姜家這種混小縣城商業圈的人家能比的,可是來走親戚的朱小姐不知怎麽的就看上了姜松,朱小姐要紆尊降貴嫁給姜松,姜家人自然是一百個樂意。如果朱小姐和姜松結婚,姜家不止能渡過這次的危急,還能使姜家的家業更上一層樓。

這個消息對何蘭真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自己青梅竹馬的戀人竟然要娶旁人,一時間何蘭真差點兒哭瞎了眼睛,她千方百計要和姜松見面,要親自確認姜松還是愛著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