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歷史的布局

由於年代久遠,究竟是哪一位皇帝所為,已經不可考,但這事情又牽扯到宋朝,我就覺得有些離奇了。

再一聯想楊博士現今的所作所為,不由問道:“莫非那個地方,和現在有什麽聯系?”

‘方還’?這個名字可夠奇怪的,同樣也是在四川境內,莫非和那個帶著方形面具的古老文明有某種關系?連接著另一個世界又是什麽意思?是古人的一種神話誇張,還是傳達著某一些訊息?

我不由的聯想到了之前在藏寶洞所看到的壁畫,在宋朝以前,怪石第一次出現的地方,並非在四川,據說是在海裏,並且由一位巡視的帝王派人打撈出來。

我一直搞不清楚那位帝王是哪個朝代的人,莫非就是漢朝的人?

方形面具、怪石、遺兌,究竟隱藏著什麽樣的秘密,會讓宋室當時的統治者如此大動幹戈?這個秘密,我不知道,或許我們這一批進來的人都不知道,唯一了解的,恐怕應該是姓趙的那夥勢力了。

他們的勢力太大,所圖謀的也非同一般,如今我們孫家已經和姓趙的處於對立面,若不破釜沉舟,解開其中的奧秘,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我一邊問,腦海裏一邊轉過這些思緒,楊博士道:“是有聯系,但當時我還不知道,你聽我慢慢講。”

在進行一番走訪後,楊博士對那塊石板更加好奇了,當時石板只露出了冰山一角,石板下面有沒有其它東西,石板的周圍有沒有其它東西,它的作用是什麽,完全都沒有弄明白。

楊博士心一橫,自己掏錢,雇了當地的農民,對塌方地進行挖掘,一來找出父親和遇難者的屍體,二來也好解開其中的秘密。

當時輿論監督沒有現在這麽厲害,死了幾個考古隊員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兒,上面有安排當地官兵挖掘,但由於難度系數太大,當地的領導光吃不幹活,到現場看了看便說難度太大,動工極其容易造成人員傷亡,以此為由,將事情了解了。

但有錢能使鬼推磨,雖然挖掘的難度確實很大,但在金錢的誘惑下,當地的農民還是牟足了勁兒幹,十來天左右,忽然有人驚叫:“好臭好臭,看到屍體了。”

楊博士鉆下去一看,發現是當時遇難的其中一人,那人渾身都已經腐爛,爬滿屍蟲,唯有通過衣服還勉強能辨別身份,半個多月前,這人還教自己怎麽辨別泥沙,一轉眼,已經是爛肉一堆了,楊博士忍不住哭了出來,下令繼續挖,要將所有的屍體都挖出來。

漸漸的,新形成的山嶺,在原來的基礎上,被眾人挖了一個7字形的大坑,屍體陸陸續續被搬運出來,但唯一沒有找到的,卻是楊博士父親的屍體,楊博士情急之下,也親自上陣,跟著眾人一起挖,被掩埋的石板重新又露了出來,考古人員對待文物都是十分小心的,清理時,大一點的鏟子根本都不敢用,但楊博士那時候哪裏管的了那麽多,她那時候還沒那麽高的覺悟,父親因此而死,她恨死那塊石板了,便也沒有吩咐保護文物,一夥兒農民兄弟上鋤頭、掄鏟子,將石板破壞的慘不忍睹。

楊博士回憶,石板上的浮雕,是一些看不出意義的流線形花紋,她舉了個例子,就像一杯咖啡裏面加入白牛奶,攪動時就會形成的白色條紋。

隨著石板的破壞,楊博士忽然發現,石板內部露出的材質十分奇特,有點兒像翡翠,甚至有些透明,楊博士一驚,心想:難道這石板根本不是什麽文物,而是一大塊翡翠的原石?

她對玉器翡翠也有一些研究,立刻打起鑒定燈,將燈光打向翡翠質的石板,隨後將臉貼上去,用眼睛觀察,這樣可以嘴清楚的看出翡翠的紋理。

一開始,楊博士只看到了一片綠瑩瑩,但看得久了,那綠中仿佛出現了一些黑影,她以為是自己用眼過度,於是閉上眼睛,活動了一下眼球,舒緩疲勞,然而再睜開眼時,她驚呆了。

翡翠質裏的黑影,不知何時已經變成了一個個人影,就如同皮影戲一樣,在石板下面,又像是在石板裏面,來來回回的走動。

真是活見鬼了!

楊博士差點沒咬了自己的舌頭,她懷疑這是不是自己的幻覺,於是將臉移開,片刻後,再次貼上去,然而這一次,卻什麽也沒有看到。

楊波書忽然想起了當地的傳說,腦海裏頓時冒出一個古怪的念頭,心想:難道這裏真的可以通向另一個世界嗎?我剛才看到的,是另一個世界裏的人嗎?

當然,這只是一個古怪的念頭,很快就被楊博士給遺忘了,在深入的挖掘中,楊博士終於找到了父親的屍體,他發現,父親的屍體離其它人都較遠一下,而且形狀很奇怪,具體哪裏奇怪她也說不上來,但片刻後她才明白過來,是父親的屍體沒有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