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官方工程

很快,我們收集完畢,搜出來的東西比較多,有散裝的炸藥、槍支、幾分地圖,一些開鑿的工具、還有便攜式懸掛袋,除此之外。

炸藥保存的比較完好,應該還可以用。槍支已經沒有子彈,而且上面全是屍油,看起來相當惡心。地圖也一樣被屍油沁了,受損嚴重,除了能看出是手工畫的,就完全得不到任何信息。在懸掛袋裏,我們確實找到了一個比較有用的東西。

那東西有點像小靈芝,僅有嬰兒拳頭大,沒有杆,只有傘包,聞起來味道有點像甘草,應該是某種藥材,但它不是靈芝,一時間我也無法判定。

我自己就是個賣藥的,市面上的藥材,大多數都認識,像這種不認識的,還真有些少見,我於是對王哥道:“沒準兒這就是從藏寶地帶出來的。”這樣看來,我之前的猜測也沒有錯,於是我將自己的計劃告訴王哥,道:“看來咱們得進去一趟,否則很難跟小黃狗他們匯合,其次,這洞裏肯定有些比較兇惡的東西,否則這人的一雙腿,也不會被啃沒了。”

事實上,如果不是身邊有個同伴,以我自己的膽子,無論如何我也是不敢進這個洞的,我說完,王哥又指了指鬼魂陳他老爹的屍體,道:“這個要不要帶走?”

我看了一眼,覺得怪惡心的,鬼魂陳他老爹關我屁事?

於是我說道:“姓陳的如果真是來找他老爹的,咱們匯合之後,將下落告訴他就行了,背著個屍體多不方便啊。”好吧,事實上我不是嫌麻煩,而是我不敢背。

王哥聞言,也沒說什麽,我倆便打著手電筒,一前一後的開始往山洞裏走。

一進去,我就能感覺到空氣的流動,這也進一步證明了我的推測,這地方絕對不是密封的,也絕對不止我們進來著一個洞口。

洞裏面比較幹燥,洞壁明顯是人工開鑿的,修築的四四方方,不像洞穴,到更像一條通道。

這條通道先是石制的,筆直向前,大約十多分鐘後,山石逐漸減少,變為了解釋的黑土,看來我們已經穿過的峭壁,進入了山腹裏面。

這條土洞的走勢是緩緩向上,我一邊走,一邊在腦海裏勾勒出地圖,如果照這也走下去,我們實際上是在往山崖上面走,走勢呈現斜上的趨勢,這一樣來,走到最後,很可能走入叢林的地下。

越往前我越是心驚,因為這地洞太長了,先不說那棟古樓以及山崖上的棧道,光是這條地洞,當初在修建之時,就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和物力,一時間我不禁有些疑惑,按照這也的工程,一般的富豪恐怕也承擔不起,難不成修建這個地方的,是官方的人?

在民間,歷來流傳著很多關於皇室寶藏的傳說,特別是‘滅國秘寶’,中華五千年,朝代更叠,很多皇室都有藏寶的習慣,為得就是以防萬一,如果哪一天改朝換代,也可以憑借著之前藏下的財寶招兵買馬,東山再起。因此在民間,關於某某皇帝,曾經在某某地方藏下的寶藏,諸如此類的傳說數不勝數,但大多無法得到證明。

而我眼前的這個工程,明顯應該是官方所為,我不禁心想,難不成這裏還有什麽皇家秘寶?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可能,皇帝如果真的藏寶於此,那麽埋下的也應該是金銀珠寶,賣藥材、藥方幹什麽?吃飽了撐的?

其實在現代,醫生這個行業還是很為人所尊敬的,一來這行業待遇好,二來又是治病救人的行當,因此醫生的社會地位算是不錯。

但在古時候,大夫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咱們常說一個詞,三教九流,現在往往形容比較混雜的局勢。

這其中的“三教”,指的是則是儒教、道教和佛教。

而“九流”,則指先秦的九個學術流派。這九個學派是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九流”又細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是: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及巫婆)、盜、竊、娼。

醫屬於中九流,比士、農、工、商下一等,也就是說,連賣菜的和木匠都不如。

電視劇裏,太醫們給哪個皇族治病,治不好,往往就是這麽一句:要是看不好,朕要你們太醫院陪葬。這句台詞想必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由此古時候醫生的地位可見一斑。

因此,按理說,這地方如果真是官方藏寶的地點,怎麽著也不應該跟醫生扯上關系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