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鬼王遇龍 第七十八章 養屍局

那個女人一直背對著馮鬼手,仿佛一動不動,但事實上,它卻仿佛被一陣微風吹動似的,慢慢的後退,朝著馮鬼手滑過來。馮鬼手驚的不輕,他粽子到是見過不少,但還沒見過這樣的,歷時不敢再多待,見那女人後退,趕緊沖我們打手勢,準備跑路。

說到了這兒,他看了看那條狹窄黑暗的鬼道,壓低聲音說“不過我往後退,它就沒追上來。我粽子見過不少,還第一次碰上軟粽子。”

豆腐奇道“粽子還分軟硬?”

這個說法也挺新鮮的,馮鬼手見我倆不明白,便解釋了一番其中的門道。所謂的硬粽子,就是墓室裏起屍的屍體,它們是有形體存在的,所以被稱為硬粽子;如果屍體沒有屍變,處於正常的腐朽階段,行話就直接叫‘古人’,取‘骨’的諧音。如果屍體沒有腐朽,保存完好,又沒有起屍的,大部分人還是喜歡叫‘鹹魚’。

軟粽子則是指墓室中鬼魂一類無法觸摸到的東西。其實相比之下,盜墓的人寧可遇到硬粽子,也不願意遇到軟粽子。

因為在長久的盜墓過程中,盜墓賊總結出了很多對付硬粽子的方法,比如抹脖子放氣一類的,但對於怎麽對付無形無狀,無法觸摸的軟粽子,可就犯難的。

馮鬼手說完,罵了聲晦氣,道“看樣子還是個女粽子。”

豆腐最擅長的就是自己嚇唬自己,他道“我們老家以前有句俗語,說女鬼兇,紅衣冤,這女鬼穿了紅色的衣服,莫非有什麽巨大的冤屈?那可真夠嗆的,咱們現在怎麽辦?前有女鬼擋道,還要不要往前走?”

我將目光往殉葬坑裏一看,那些稀奇古怪,千姿百態的屍體,都扭曲著堆放在一起,大張著黑色的嘴,有些面容十分古怪。這麽多活人殉葬,不冤屈才怪,難免沒有個別人怨氣不消,成了穿紅衣的冤屈惡鬼。

這可如何是好?

馮鬼手經驗雖多,但也是第一次碰上軟粽子。我和豆腐就更不用說了,空有理論,完全沒有實踐過,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也跟沒頭蒼蠅似的。正著急間,我猛然想起了一件事兒,說道“不對。你們想,前面有女鬼擋著,如果衛南京他們到了這兒,肯定也和我們的遭遇一樣,按理說就該退回去。”

豆腐機靈,瞬間明白過來,順著我的話往下推測,說道“但他們沒有回來,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他們繼續往前走了。他們是怎麽避開女鬼的?難道是有什麽對付軟粽子的絕活?或者是有什麽秘密通道?嗯……或者,他們已經……”

馮鬼手越聽,臉色越難看,以手擊掌,在原地焦急的來來回回轉圈。

豆腐得出的三個結論,和我想的一模一樣,我當然不希望衛南京他們是出了什麽事。或許這裏真的有什麽密道?按理說,鬼道的旁邊,應該還有一條仙道才對,莫非這條仙道被藏了起來?這麽一想,我不由四處轉頭查看,額頭的探照燈跟著視線走動,光柱饒了一圈,除了周圍黑黝黝的石頭便別無他物。

就在此時,一個奇怪的東西,忽然映入了我的眼球。

那是在殉葬坑頂部的黑暗處,有一大塊凹進去的地方。那地方光線暗淡,我們之前沒注意,此刻仔細一看,那凹處,隱約還有什麽東西。我掰著豆腐的腦袋,示意他把燈光打過去,兩股燈光合二為一,裏面的東西霎時間就看清了。

那是個很古怪的物件。

像是一只小鼎,銅綠色,周圍纏了一圈鐵鏈,被固定在殉葬坑的上方。那小鼎並不大,也就三個籃球大小,下有三足,足下赤紅,仿佛刷了什麽東西。

我一看見這之鼎,腦海中瞬間就閃過一陣靈光,有什麽線索一閃而過,卻又難以抓住。豆腐被我搬著腦袋,扭動著下巴想掙開,嘴裏說道“放開放開,別把我的頭當手電筒。那裏有只小鼎,真是奇怪,將鼎架在殉葬坑上,難不成是用來煮人肉的?”

煮人肉?豆腐這三個詞霎時間提醒了我,那絲稍縱即逝的線索,立刻被我回憶了起來。

爺爺的工作日記,我整理了一下,籠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他自己的挖蘑菇經歷,中間夾雜著各種技巧解說。第二部分是一些介紹,講了一些盜墓圈裏古往今來的奇人異事,類似於歷史。第三部分記載的就是楊方望氣發墓、觀山看水的本領。第四部分是明器介紹,裏面記載了很多獨門的辨別明器品級的方法,第五部分則講了很多陵墓內部的局勢和構造。

因此,我將爺爺的工作筆記,歸為經歷、歷史、風水、明器、局勢。

其中的局勢篇裏,記載過這樣一種‘養屍局’。這是用來護衛陵墓的一種手段。其過程,就是在殉葬坑的上方,加一小鼎。這鼎有講究,必須是青銅鼎,鼎下塗抹赤紅色朱砂,因為朱砂可以鎮鬼,因此處於殉葬坑裏的鬼魂,由於有頭上的朱砂頂壓制,鬼魂就無法離開殉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