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鬼王遇龍 第五章 挖蘑菇

豆腐倒抽一口涼氣,驚道“就是前兩天電視裏報道,被盜墓賊打了洞的那個地方?我滴個老天爺啊,那地方可就在大馬路下面,你這是野狗吃了熊膽——狗膽包天啊!”

那地方的土,已經被警局給回填了,既沒有派人守著,更沒有文物局的人來。據說是那個墓的位置比較奇特,而且有一處還緊挨著附近的建築,不方便出土,所以被回填了。再加上大馬路上人來人往,敢下手的不多,因此上面的人挺放心的。

我心知這是個硬蘑菇,不好吃,但這時候,我也沒辦法挑三揀四的了。見豆腐如同炸毛的貓,便道“這活兒如果被抓了,那是要重判了,你好好考慮考慮,要是不肯搭夥,我就一個人單幹,絕不連累你。”

豆腐雖說日子過的也拮據,但好歹還安穩。如果順著我這條路走下去,日後就難說了。都是認識了好多年的兄弟,如非必要,我也不想拖著他過這趟渾水。

豆腐神情逐漸嚴肅起來,說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雖然咱們不是親兄弟,但也勝似親兄弟。冒險的事兒不能讓你一個人來,發財的事兒更不能讓你一個人來。你怎麽說,我怎麽幹,有沒有計劃?咱們從哪兒下手?”

此刻天色已晚,我倆還沒吃飯,只覺得肚子裏饑腸轆轆,於是便決定先解決溫飽問題,現在手裏頭沒錢,也不敢出去大吃大喝,於是下了兩碗面條,兩人一邊吃一邊商量。

這回湧河的河道下面就是古墓,大體位置,胡老瞎已經幫我摸好了。只是兩岸車水馬龍,人流如織,絕對不是能幹活的地方,所以我們必須要繞道。

怎麽個繞道法?

普通人第一次挖蘑菇,肯定不知道該怎麽挖,但我爺爺留下的工作筆記裏,卻是有詳細的記載。

盜墓在國內,分為南北兩派。兩派以長江為分界線,長沙、嶺南、江寧這些地方,統稱為南派;熱河、恒洛、關中等屬於北派。

要想盜墓挖蘑菇,首先得打個洞進去,這就是我們俗稱的盜洞。

南派暫且不說,而北派以力漸長,如盜洞打在何處,是墓側、墓身、棺前還是棺尾?挖成方洞還是圓洞?這些都有講究,其中有一種‘關中式盜洞’正好可以用在當下。

什麽叫關中式盜洞?

這種盜洞,一般不打在墓室附近,那樣容易暴露目標,而是選在隱蔽無人的地方,有些甚至隔幾裏外。

先測算好墓室的深度,然後打一個同樣深的豎井。從井口下去,再橫打盜洞,從底下迂回到墓裏。這樣,盜洞和真正的主墓,往往可以隔好幾百米甚至幾千米。

這些講究,都記載在工作筆記中,該怎麽打,有什麽講究,用什麽工具,上面都寫的清清楚楚。有了這東西,我們的安全也多一份保障,只是如果按照關中式盜洞的打法,耗時就很長了。

我將其中的道理跟豆腐講完,又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寫一份單子給你,上面有一些工具,咱們明天兵分兩頭。你去買工具,我去尋找下洞的位置,確保萬無一失。”

豆腐顯得特別興奮,這小子平時雖然膽子挺小,但有點兒唯恐天下不亂。說白了,就是說話辦事兒少根筋,很容易被人忽悠,所以家產才被刮分的一幹二凈。他什麽想法都寫在臉上,這會兒已經在幻想發了財該幹什麽了。

“先去鮑翅燕好好吃一頓,海蟹、海膽、沙蟲子,龍蝦、石斑、青鮑,放點兒蒜泥、醬油、白醋,蘸著還是煎炒烹炸,通通來一桌。”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邊臨近大海,海鮮做的那是一絕。

他越說,我肚子越餓,忍不住打斷他,道“得了得了,先吃面吧,再說下去我就要饞死了,明天警察一開門,問這人怎麽死的,你怎麽說?我靠,什麽破面這麽淡,有鹽沒?”

“鹽?”豆腐聽見我批評他的面,頓時不樂意了,道“你不知道最近鹽漲價了!”

我倆吃完兩碗熱乎乎的面條,隨意閑扯一番,為了第二天的工作準備,便早早休息,倒頭就睡。

他租住的是一室一廳,客廳改成培訓的畫室,臥室只有一間,我倆湊一床睡,房間裏有空調,但這三手貨,開了跟沒開一樣,幹脆就不開了,還能省電。

由於天氣炎熱,又兩個人擠一起,半夜我被熱醒了。實在受不了,準備起床去窗戶口吹吹風,結果睜開眼一看,忽然覺得有些不對頭。

我總覺得房間裏好像有一些變化,但目光一掃,衣櫃還是在那個位置、電腦還是在那個位置,床上的豆腐還是以一種欠揍的睡姿,霸占了三分之二的位置。

一切都沒有改變,但這種奇怪的感覺從哪兒來的?難度是我自己心理問題,有些多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