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杜馬斯海灘紅衣幽靈(第2/6頁)

當幾個司機湊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有個叫古奧的司機在談到這件事情時,欲言又止,直勾勾地盯著沙華,眼角不停地跳動。

已經喝醉的沙華自然沒有察覺到……

曼珠醒來時,天已經大亮。她舒適地伸了個懶腰,好久沒有睡得這麽好了,要不是今天還有工作,真想就這麽躺上一整天。

梳洗完畢,曼珠到廚房取了醋,倒進洗臉盆裏泡手,直到指甲縫裏浸入醋的暗褐色,才從廚房端出頭天泡好的糯米水,在鼻尖、眼皮、太陽穴擦了幾下,又喝了半碗漱了漱口。

這些老人傳下來避免沾上邪氣的方法,是她每天工作前都要認真完成的。

杜馬斯海灘在“二戰”時是日本戰俘集中營,火葬場用來焚化戰俘屍體。日軍敗退後,火葬場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成為周邊幾個唯一能夠處理屍體的地方。每天都會有運屍車拉著各種各樣的屍體運往杜馬斯海灘,再由運屍工從車上擡下,除了難掩的屍臭味,裹屍布上還時不時出現黃褐色的屍液,任何一個人看到都會覺得惡心。

這或許也是杜馬斯海灘各種詭異傳說的由來。

戴好口罩和膠膜手套,曼珠來到入殮間,濃郁的血腥味讓她皺起了眉頭。到了火葬場時,她被匆匆離去的運屍工撞了一下肩膀,結果運屍工看了她一眼,一臉看到了鬼的表情,連道歉都沒說就跌跌撞撞跑了。這件事情讓她很不快,可是停屍房裏的事情讓她更加生氣。

居然有兩具屍體!

昨天接到的工作通知,明明說只有一具從德裏送過來的屍體,據說死者生前是個房東,好像犯了什麽罪,畏罪跳樓自殺。

在印度,犯了罪或者橫死之人是不能葬入恒河的。在沒有火葬場前,這些屍體都隨意丟棄在野外,時間久了,丟棄屍體的地方經常出現詭異的事情,政府才決定將屍體進行火化。

任何一具屍體,無論生前犯過什麽樣的過錯,為了表示對死者的尊重,一般都會請人為死者整理遺容,而曼珠就是給死者化妝的入殮師。

這一職業的收入很高,不過雖然曼珠長得確實很漂亮,但是追求者聽說了她的職業,都搖著頭望而卻步。

時間久了,曼珠倒也覺得無所謂,她相信該是她的就總會是她的,不該是她的,就算爭取也得不到,而且她始終覺得冥冥中有個人在等她,只是還沒有出現而已。

這具多出來的屍體只是讓她稍微困惑了一會兒,便認真地開始了工作。

這具男性屍體被摔得支離破碎,胸骨支棱棱地插出肌肉,像一截截白森森的木頭斷茬。不過見多了屍體的曼珠倒不以為意。這一行幹久了,她甚至覺得死人比活人可愛,最起碼死人不會說謊,也不會用表情掩飾內心的想法。

她用手術刀劃開體腔,把斷骨小心翼翼地按壓捆紮,再將體腔一針一線縫合。盡管內臟已經被震蕩成一團碎肉渣子,使得打開的體腔像是正在燉肉的大鍋,但是這不是曼珠的工作範圍。她所要做的只是保證屍體的表面完整。

死者的臉沒有受到多大損傷,只是顱骨被墜樓時產生的沖力擠壓得有些扁,恢復起來有些麻煩。

曼珠用皮帶箍住死者的腦袋,抓著皮帶一端收緊,隨著清脆的“咯咯”聲,扁圓的顱骨漸漸恢復了原狀,眼球在顱壓的作用下,撐開眼皮擠壓出來,像兩顆沾滿黏液的葡萄。

她扒開眼皮,將連接眼球的肉線和眼珠塞回去。曼珠松了口氣,看了看旁邊那具覆蓋著裹屍布、沾滿鮮血的屍體。她心裏突然湧起了一種莫名的興奮感。

開了好幾年的運屍車,搬運了上千具屍體,沙華早就不知道什麽是恐懼。可是昨晚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心驚膽戰。今早在火葬場碰見的事情,更讓他幾乎失控,匆匆上了車卻沒有急著離開,繞到了火葬場旁邊的小館子,要了份咖喱炒飯卻一口不吃,只是不停地喝啤酒。

侍者詢問了他好幾次是否來一份杜馬斯海灘最有名的海鮮,沙華毫不猶豫地拒絕,又點了幾瓶最廉價的啤酒。侍者滿臉不快地走回櫃台,沙華看著周圍幾桌大吃特吃海鮮的食客,只覺得胃裏陣陣惡心。

杜馬斯海灘的海鮮以油膏肥厚、肉質松軟、味道鮮美而聞名全印度。無數美食家不顧這裏的恐怖傳說也要來大快朵頤,可是只有當地人知道,火葬場的焚燒爐每天都會冒出夾雜著屍灰的煙霧,隨著海風落進海水中,成為無數海洋生物的食物。

這裏的海鮮為什麽好吃,原因可想而知。

短暫的走神之後,恐懼再次占據了沙華的心頭。他仰脖喝了半瓶啤酒,隔著窗戶死死盯著火葬場,嘴裏不停地嘟囔著什麽。